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上海大都市圈沿海地区4市17县探索一体化行动计划 快播

沿海地区是上海大都市圈五大战略协同区之一,规划范围包含上海、宁波、舟山、南通四市沿海的17个县(市、区),陆域总面积约1.84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一体化行动立足目标导向、行动导向、责任导向,共商都市圈沿海地区发展的目标愿景,探索协同发展的最佳路径和行动计划,明确各个城市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责任。在各领域专家、各市政府部门和规划技术单位的分工合作下,本次板块行动旨在打破行政壁垒,理顺跨界地区关系,实现共同编制、共同认定、共同实施,形成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空间框架和共同行动纲领。

01 核心特质

特征一:货通天下的世界港群


(相关资料图)

沿海地区拥有世界级的港口群。上海大都市圈沿海地区形成了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通港三大港口集群。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4730万标箱,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2.5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对比旧金山、纽约、东京、粤港澳等世界级沿海地区,不论是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都市圈沿海地区均具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国际供应链扰动的背景下,沿海地区港口群无疑将承担保障我国供应链安全、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使命。

特征二:千岛万滩的东海屏障

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海洋生态屏障。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和不同强度潮汐洋流的共同作用,孕育了岸、岛、滩、湾等多类型的地理要素资源。海岸线总量大。沿海地区海岸线总长度506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228公里,海岛岸线3836公里,深水岸线总长度569公里。岛礁资源良多。沿海地区海岛总数2719个,约占全国总量的25%。滩涂资源丰富。沿海地区滩涂总面积达3945平方公里,其中以南通、宁波、上海资源最为丰厚。丰富的海洋地理资源构成了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气候调节、污染物净化、提供资源能源的生态功能,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特征三:海洋经济的核心战场

沿海地区也是都市圈海洋产业的核心战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总规模达到1.8万亿,接近全国总量的20%。依托优质的岸线条件,沿海地区集聚了大量的修造船企业,形成了临港、外高桥—长兴岛、南通长江口、舟山—宁波、启东、象山—石浦等六个重要的船舶海工修造集聚区。2018年上海、舟山、南通造船完工量1197万载重吨,超过全国总量的1/3。石化产业也是沿海地区传统优势行业,目前沿海及杭州湾地区石油炼化能力超过1亿吨,接近全国总量的15%。通过石油炼化企业的带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化工行业的全产业链条。作为沿海地区,渔业依然是重要的海洋产业之一,2018年沿海四市海洋产品捕捞量达到241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3.1%。

特征四:自由贸易的政策高地

沿海地区汇集了上海、浙江两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有多项自由贸易政策的落地实施。上海自贸区是我国设立最早、实力最强的自贸区,生产总值和税收均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其中临港新片区是最为开放的自贸区之一,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被称为“特中之特”。浙江自贸区则重点聚焦油品全产业链、大宗商品中转贸易、海事服务等功能。

02 协同目标

面向未来,上海大都市圈沿海地区应发挥港口航运、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和开放政策优势,加快一体化发展、强化优势互补,打造成为世界级蓝色海湾地区,建设水净岛绿的生态海岸、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链接内外的东海门户、蓝色魅力的海洋家园。

03 协同行动

1、共保水净岛绿的生态海岸

沿海地区将系统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建“一带多廊,四湾多岛群”绿色安全格局。“一带”即滨海生态带,保护沿海生态岸线,推动海岸带修复,引导沿海产业布局优化;“多廊”即板块内跨区域、连山水、连湖海的河流生态廊道,加强河口生态修复,保护水生生物活动、鸟类迁徙的生境空间;“四湾”包括通州湾、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保护海湾的特色风貌,加强蓝色海湾整治工作;“多岛群”为以崇明、舟山区域为核心的海岛群,加强海岛管控、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境保育行动。一是整治入海河流污染。协调沿海污染工业布局,合理布局重大石油储配设施,制定统一的沿海产业负面清单。二是保护鱼类洄游、产卵、捕食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保护5处滨海湿地生境与7处重要海洋生境,保护天然产卵场、孵化场、索饵场以及鱼类洄游路径。

万里海岸带修复行动。一是立体化构建沿海韧性防灾体系。自海向陆建立“林带—湿地—绿道”三级体系,加强现状受损滩涂生态修复工作,保护50处滨海湿地,提升生态调蓄能力。二是多样化修复海岸线。针对砂砾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的不同特点,采用养护式、保育式、生态式等修复方式。

2、共建内外链接的东海门户

沿海通道建设行动。谋划沿海大通道建设,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东海二桥、沪舟甬跨海通道的规划和建设。

南北港口协同行动。积极推动港航资源整合,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宁波—舟山港重点推进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

海洋特色交通建设行动。一是打造多元化海岛水上旅游体系,形成由国际邮轮母港、海上枢纽型客运码头、旅游客运码头等三个层次构成的海岛水上旅游交通体系。二是积极发展功能多样化的通用机场网络,满足旅游交通和高端商务需求,兼顾应急救援及部分岛屿民生要求,塑造30分钟空中交通圈。

3、共育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海洋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围绕海洋资源,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化工、重型装备和航空航天5大产业集群提升。重点巩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拓展海洋生物医药方向。推动海洋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自贸联动协同行动。一是推动沪、浙自贸区合作,加快开发大洋山,以大洋山为主要空间载体建设自贸联动创新区;依托舟山离水小岛优势探索建设自贸政策试验岛。二是推动甬舟合力共建,全面整合宁波、舟山两地油气等大宗商品资源,加快建设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

海洋创新源头培育行动。一是整合跨区域创新资源,打造海洋知识集群,重点培育3-5所位列全球前100的海洋大学,培育1所国家级海洋科学实验室,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在沿海地区共同组建5个海洋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区域海洋创新资源共享流动。

4、共塑人文魅力的海洋家园

东海魅力岛链共营行动。在旅游精品游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丰富的海岛资源优势,规划打造海岛魅力旅游带,形成“南通—崇明旅游圈、嵊泗列岛旅游圈、舟山群岛旅游圈和象山沿海旅游圈”四个沿海旅游圈,共同打造一条东海魅力岛链。

滨海绿道共建行动。在沿海地区打造滨海绿道,串联滨海旅游资源点,打造区域骨干绿道。依托多样化的自然风貌与人文资源,形成滩涂生态观光、都市滨海生态、山海徒步观光及魅力群岛观光四类主题绿道。

04 空间指引

沿海地区总体格局衔接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构建“1-2-2-8”的功能体系。依托上海市区打造1个顶级全球城市,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提升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发挥引领作用。依托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打造2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在各全球功能维度均衡发力,提升综合国际影响力。打造舟山市区、南通市区2个专业性全球城市,舟山市区重点拉长航运贸易长板,南通市区重点拉长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功能的长板,引领区域发展。打造崇明区、宁海县、象山县、如东县、启东市、海安市、岱山县、嵊泗县等8个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承接部分全球城市非核心功能外溢,突出本地特色产业功能。

形成“2+1”的廊道体系。打造两条区域主要发展走廊,分别是沿江沿海发展主廊道与通苏嘉甬发展廊道。链接1条次级发展走廊,即沪通—沪甬发展廊道。打造崇启海和沪舟甬两个协作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宁波、舟山、南通、上海等城市市志

[2] 宁波、舟山、南通、上海等城市统计年鉴

总策划:

熊   健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孙   娟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屠启宇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本文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三所规划师陈海涛、谈力,来自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原文标题:《【五大空间板块行动】上海大都市圈沿海地区一体化行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上海大都市圈沿海地区4市17县探索一体化...
焦点速看: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I期临床...
天天观天下!SHEIN逼出一场“世纪联姻”
外墙面层计入建筑面积公摊变大了?住建...
世界视讯!广发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
韩国娱乐业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