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医美板块异动拉升,奥园美谷涨停,爱美客、昊海生科涨逾5%,朗姿股份等纷纷跟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日午间,中华医学会分会曾发布指导意见称,新冠阳性以及正在康复中的患者禁止实施任何医美项目;新冠转阴康复早期(4周内)患者,慎重实施中小医美项目,原则上禁止开展全麻手术项目。
(资料图)
此背景下,当日午后医美概念曾集体跳水。
据红星新闻报道,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主要是因为目前已出现了相关事故,望能提醒医美界重视医疗安全,避免风险,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学会同时也表示,该文件并非官方文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主要是分会专家提出的学术观点和倡议。目前,学会对该文件也正在调查了解中。
另据湖北广电报道,网传的“白皮书”确为浙江省整形美容质控中心的讨论稿,非最终版本,终版有望下周发布。鉴于新冠康复者的求美需求,最终有可能在新冠康复后相关整形手术的等待时间上有调整。
但从执行的角度来看,目前联合丽格、新氧等等医美龙头均已对该意见积极相应,此外有多个一线城市的整形机构也开始进行落实。
事实上,浙商证券援引资料称,新冠伴随的高烧反而会对医美行业中的玻尿酸起到带动效应。
资料显示,注射进体内的玻尿酸会在玻尿酸酶(也叫透明质酸酶)作用下逐步降解,通常代谢周期6-12个月,因此多数玻尿酸医美产品每6-12个月注射一次。然而,高烧会造成玻尿酸的代谢加快。
昊海颜究院指出,发烧时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单位组织内玻尿酸酶增加;同时体温升高,组织内酸性物质乳酸等会增多或沉积降低人体PH值,透明质酸酶又比较适合pH值偏酸性的环境,因此发烧会增加玻尿酸酶的活性,从而加速了玻尿酸的代谢。
据德邦证券分析,随着2022年底疫情管控政策逐步放开,当下市场关注度多集中于疫后行业需求及景气度的恢复情况,参考美国和韩国海外医美市场疫后恢复情况来看,二者在管控逐步放开后内需反弹迅速,各细分行业收入端均呈现复苏态势,其中轻医美恢复弹性较大。
结合国内的现状来看,过去几年疫情反复影响机构端经营状态及顾客到店,整体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中对于已经培养起医美消费或产品粘性的老客和中高端顾客来说,需求较为刚性,疫情影响更多体现在消费行为的延后而非取消。
其认为,在一季度后,随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国内医美市场或将同样迎来整体复苏。终端复苏率先表现为到店及消费频率提升,除老客延后消费兑现外,新客也将成为重要的需求恢复及增长点。
国融证券也指出,从产业链视角看,医美下游服务机构在疫情期间受损最严重,在复苏通道中向上弹性更大。
据更美统计,2015-2020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由643亿元增至1795亿元,复合年化增长率达22.79%。
但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相较医美行业起步较早的日本、美国和韩国,我国医美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渗透率较低。
据德勤统计,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从 2014 年的 2.4%上升至 2019 年的 3.6%,同期韩国渗透率为 20.5%。每千人接受医美诊疗的人数仅 14.5 人,仅为韩国(89.2 人)和美国(52.2 人)的 1/7 和 1/4。
申港证券认为,我国医美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增速较快,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随着国民消费升级和医美行业数字媒体营销带来的消费者意识增强,我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医美行业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未来医美市场增长潜力较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2025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2780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年化增长率达18.8%,其中非手术类医美市场规模与服务次数复合年化增长率分别为20.9%/24.5%,高于同期手术类医美市场水平。
而从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布局来看,未来多家公司亦将推出医美新产品,其中华东医药预计将在年内发布新的埋植线、2024年推出肉毒素;昊海生物将在2023年发布新的医美设备器械,此外四环医药、江苏吴中等亦在未来有新的产品布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