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更容易成为基金经理?
(资料图)
这其实是一门“玄学”。
在中国广袤的基金业里,先后有过逾5000个人出任过基金经理。
至今仍有3245人在岗管理基金。
同样的人名,成为基金经理的概率是完全不同。
比如,业内最容易成为基金经理的名字,应该是吴昊。其次是“王帅”、“刘杰”、“刘洋”、“王斌”。
叫这样名字的投研人士,比之其他名字有7倍以上的概率成为基金经理。
当然,成为基金经理最关键的能力,始终是不能忽视的。
基金经理的数量越来越多。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5日,市场上有3245位基金经理。
统计相关数据发现,其中有96个名字有重名的情况。
而其中,最“热门”的要算“吴昊”,共有7位基金经理叫这个名字。
而且,吴昊不止是在公募里“热门”。在私募行业,也有多个名叫“吴昊”的在从事投研工作。
证券公司里更多,整个行业内至少有70个以上的“吴昊”在行业内工作。
“吴昊”堪称是业内“含金量”最高的名字之一。
细细观察,7位“吴昊”在基金经理岗位上各有各的千秋。
他们目前分别服务于方正富邦基金、华夏基金、华商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德邦基金、招商基金和嘉实基金。
其中,受托规模最大的是方正富邦基金的吴昊(下图),他曾在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任职,后加入方正富邦金基金出任数量投资部总经理,最新公告管理规模超67亿元,
有意思的是,华夏基金在“输出”一个吴昊后,还有一位吴昊,他是七个吴昊中最偏好制造业(下图),他2012年1月加入华夏基金。2020年6月出任华夏高端制造的基金经理。2022年11月又拿下一个华夏智造升级基金。
另一个较为年轻的吴昊,是嘉实基金的基金经理,目前就管理一只债券基金。嘉实的吴昊曾任宏源证券,中邮创业基金,2020年12月加入嘉实基金任投资经理。2022年1月开始,与余红共同管理一只债券基金。
华商基金的吴昊是7位中唯一的女性。她2010年5月开始就职于国都证券;2011年11月加入华商基金,曾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7月开始,担任华商主题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目前管有5只基金。
7个吴昊中,入行较早的是招商基金的吴昊(下图)和德邦基金的吴昊,前者2006年就在华泰联合证券从事机械行业研究工作,后几经辗转,目前管理招商行业领先基金。
后者(下图)曾长期在天治基金任职,此前还有国联证券的从业经验。2017年,他加盟德邦基金,并担任事业二部总监助理等职务。
除了方正富邦基金的吴昊外,中信保诚基金的吴昊也有一定的职务。他曾任职于申银万国研究所, 2010年11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现任研究部总监和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他还是中信保诚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一员。
除了“吴昊”以外,业内还有5个“王帅”,4个“刘杰”、“刘洋”和“王斌”都是热门名字。3个人重名则包括“陈皓”等。
五个“王帅”里,近年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中银基金的王帅(下图),他2008年加盟中银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等职务。
他目前管理中银中国等3只基金,近年业绩都相当靠前。
四个“刘洋”中,管理规模最大的是天弘基金的刘洋(女,下图),她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在天弘基金管理固收产品,目前公告管理规模超过226亿。
在业内还有3位名叫“陈皓”的基金经理,投资者最熟悉的应该还是易方达陈皓(下图)。
作为易方达的副总裁级高管,他在管规模超过430亿元。年内新发了业内唯二的百亿规模基金之一,市场影响力相当可观。
不过另两位陈皓也不应被忘记,他们分别来自北信瑞丰基金和东方基金,前者擅长管理货币基金,后者更多管理混合型基金。
虽然,同名同姓,但是由于身处不同平台,拥有不同的能力圈,所以同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差距很大。
差别最大的是两个“王健”,两者在管规模相差950亿元。而且两位都是女性。
中欧基金的王健(下图),擅长的领域是混合型基金的管理,目前受托规模138亿元。
兴证全球的王健则主抓货币基金,后者的管理规模更庞大,超过1000亿元。
另外,业内还有两个“李君”。两者在管规模也相差500亿元以上。
安信基金的李君,管理规模近600亿。公开资料显示,安信基金的李君曾在光大证券研究所、国信证券研究所,泽熙投资、太和先机等公司任职。其中泽熙投资就是私募总舵主徐翔曾经发起的私募机构。
虽然,安信基金的李君当前管理规模看起来较大。但是,多只规模较大的在管基金,都是与该公司明星基金经理张翼飞共同管理。剔除与张翼飞共同管理的基金,单独管理的、以及与另一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合计不到百亿。
这么一比,他与另一位李君的管理规模也就没那么“悬殊”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