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夜,金融圈、公司圈无眠!
【资料图】
有人踩雷了,有人忙“辟”雷(辟谣),还有人报警了。
“中植系”风波,开始波及金博股份、南都物业等上市公司。
市场传闻称“有投资者买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信托产品也通知停兑”。8月11日晚间,三大信托紧急辟谣。
此外,8月11日晚间,科大讯飞、华大基因相继发布2023年半年报。
市值1436亿元的科大讯飞公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357.2万元,同比下降73.54%。
市值243.8亿元的华大基因公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74.41万元,同比减少91.46%。
上述两家公司业绩虽出现大幅下降,但各有原因,未必能用简单的“爆雷”概括。
信息量巨大的一夜,请见下文详解。
回查公告,2022年8月10日至12日,金博股份通过恒天财富购买中融信托的隆晟1号和泽睿1号信托产品,其中,隆晟1号3000万元,泽睿1号3000万元。
金博股份称,隆晟1号预期年化收益率7.00%,自该信托产品认购之日起计算,存续期限为12个月。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金博股份该信托产品本金3000万元及投资收益210万元尚未收回;泽睿1号预期年化收益率7.20%,自该信托产品认购之日开始计算,存续期限为12个月。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金博股份该信托产品本金3000万元及投资收益216万元尚未收回。
金博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良好,财务状况稳健,该事项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并表示已经采取四大措施。
8月11日晚间,南都物业公告称,2023年2月9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买了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汇聚金1号”),产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汇聚金1号本金及投资收益。鉴于此次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存在本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南都物业表示,汇聚金1号为中融信托主动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除该信托计划外,公司未持有其它中融信托发行产品。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该事项不影响公司持续运营及日常经营资金需求。
同时,南都物业称,公司正在积极联系各相关方,督促中融信托尽快向公司兑付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时准备相关材料,通过诉讼等途径以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后续公司将加强对使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的安全评估,严控投资风险,密切关注理财产品的回款进展情况。
此前,8月5日,咸亨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购买的部分信托产品逾期。
恒天财富、中融信托的背后皆绕不开“中植系”的身影。
天眼查显示,中植科网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恒天财富45.1%股份,为恒天财富第一大股东。中植科网控股有限公司为中植集团旗下企业。
中融信托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2.986%股份。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有资产304.18亿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7857.09亿元。
除“中植系”风波外,今日,市场有传闻称“有投资者买的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信托产品也通知停兑”。对此,三大信托公司在8月11日晚间进行了紧急辟谣。
光大信托表示:“公司管理的信托产品运营正常。”
有媒体报道,五矿信托紧急回应称,近日,公司监测到“五矿信托产品停兑”的相关不实言论,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已就不实言论采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以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但截至发稿,上述消息尚未见官网公告。
在今年2月召开的2023年信托业监管会议上,监管人士表示,面对仍未见底的风险,信托行业要守住风险底线。
一是做好风险早期识别和主动应对。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排查与报告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风险分析、风险排查、行业通报等相关工作事项。
二是稳妥应对和处置高风险机构。对风险处置工作进入尾声的四家高风险机构,要认真做好后续工作:推动新时代信托处置专职组做好了接管结束以后的后续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地方法院尽快裁定宣告新华信托破产清算,推动建元信托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督促保障基金公司切实履行股东责任,改善华融信托公司治理和经营状况,推动恢复正常经营。对于四川信托、华信信托,要督促推动并积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尽快完成制定风险处置的实施方案。
三是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持续督促信托公司加强资产估值管理,提高风险资产处置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鼓励信托公司强化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探索灵活创新风险资产的处置方式,推动信托公司稳步参与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四是压实风险处置的各方责任。督促信托公司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底层资产的保全清收,压实信托公司股东责任。
8月11日晚间,科大讯飞、华大基因相继发布2023年半年报。科大讯飞公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2亿元,同比下降2.26%;实现归母净利润7357.2万元,同比下降73.54%。
华大基因公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减少34.49%,归母净利润5174.41万元,同比减少91.46%。
科大讯飞
8月11日晚,科大讯飞公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2亿元,同比下降2.26%;实现归母净利润7357.2万元,同比下降73.54%。
此次业绩变动在市场预期内。在7月10日晚发布的业绩预告中,科大讯飞表示,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1%-80%。业绩预告释出后的首个交易日,科大讯飞收涨4.98%。
投入加大是科大讯飞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科大讯飞回应称,为应对美国极限施压,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的同时,加大了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的战略投入。不过,公司在第二季度重拾增长,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均转正。
科大讯飞财报数据
半年报显示,科大讯飞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8.42亿元,同比下降2.26%;实现归母净利润7357.2万元,同比下降73.54%。
分季度来看,科大讯飞在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8.88亿元,同比下滑17.64%;净亏损5789.5万元,由盈转亏。
以此计算,科大讯飞在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公司在半年报内指出,公司第二季度的经营扭转了第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不利局面,实现营业收入49.54亿元,同比增长9.68%,环比增长71.56%;实现毛利19.38亿元,同比增长7.80%,环比增长60.21%。此外,公司第二季度完成经营现金流净额1.40亿元,同比增加5.75亿元。
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方面与应对美国制裁有关。科大讯飞于2019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2022年10月7日,美国对包括科大讯飞在内的28家中国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头部企业和机构再次加码制裁。
“为应对制裁,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平台的全面自主可控,公司业务从供应链到相关的合同签署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些调整对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产品供应和市场销售造成阶段性困难。”科大讯飞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立足自主可控,已重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在AI浪潮之下,科大讯飞加大了对认知大模型星火的投入。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6.56亿元,这对当期利润造成一定挤压。
华大基因
8月11日晚间,华大基因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减少34.49%,归母净利润5174.41万元,同比减少91.46%。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总金额为28304.50万元,同比增长3.14%。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公司解释称,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非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较大,从去年上半年的8.46亿元,大幅下降94.7%至4480.69万元,公司坦言主要系报告期内理财业务变动所致。
从细分产品及服务来看,四大业务板块中,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分别同比增长0.03%、38%、4.58%;只有“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实现营收7.99亿元,同比下降48.15%。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ID:shzqbwx),原文标题:《今夜,踩雷+“辟”雷,金融圈无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