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每日热闻!TOP对话|银河基金郑巍山:成长投资的奥义不是冒险

1957年,50岁的投资咨询公司老板菲利普·费雪在旧金山写成了传世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


【资料图】

自那时起,成长投资(Growth investment)登堂入室成为全球投资机构的“主流”。

在菲利普·费雪日后的多次访谈里,他提炼了心目中成长投资最重要的几个原则:

1、  低成本的生产商;

2、  行业中世界级的领导者;

3、  有前途的新产品;

4、  超越平均的管理水平;

5、  合适的股价。

不难发现,巴菲特中后期的投资几乎完全借鉴了这个策略。

往前倒推约2500年,齐国乐安出生的孙武,在他事业生涯后期写就了总计十三篇的《孙子兵法》,这部著作的影响绵延至当代的军事、投资、商业甚至影视剧创作。

在这部鸿篇大作的第一篇《始计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概念“庙算”:

即在重大行动前,须要对敌我的各个基本条件作出比较分析,并做出克敌制胜的方案。

这种“把深度研究计算置于所有重大行动之前”的思想,和费雪的成长投资理论一同,成为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郑巍山的投资思想滋养,并渗透到他所管理的几只基金产品中。

他管理的银河创新混合在过去四年多的任期内,斩获亮眼收益,成为同期业绩较突出的基金。

而他管理的银河智联混合A近1年(2022.4.1-2023.3.31)收益率达48.1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93%,根据银河证券发布的基金排名,银河智联混合A在45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

作为一个有着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学历背景,且长期耕耘高端制造业、TMT领域的基金经理,郑巍山的投资长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成长投资本质的理解,及组合风险的认知。

其二、对能力圈内行业,巨细靡遗的研究和长期的跟踪。

低调的他,自2008年入行以来,始终坚持在制造业、TMT领域构筑研究壁垒。

他对许多公司有多达数年的持续研究,不少重仓股的出手,其实建立在多年的持续跟踪基础之上。

深度的研究造就了郑巍山长线的投资理念,而对行业研究的长期积累也让他的组合较为集中。表面上看,他似乎是一位赛道型基金经理,但背后的投资逻辑差异,以及投资方法论却是天差地别。

这就如同,南极洲的两座冰山,水面之上十分相像。而水面之下,大相径庭。

2023年的夏初,资事堂和郑巍山深度对话,探究这个知名基金经理的投资体系和方法论。同时也揭秘过去4年,这位基金经理的成长之路。

入行

成长投资“祖师爷”费雪一直是郑巍山崇敬的投资大师。巧的是,郑巍山的入行,和费雪颇为相似。

1929年,费雪在美国大萧条的前夜,进入国民银行出任分析师。日后的股市大跌和经济萧条,反倒成为这位成长投资者思想孕育的开始。

郑巍山的入行时间是2008年中,此时,A股市场刚从6000点的高位调整下来,正在3000点一线构筑防线。虽然场内上攻心气不减,但很快它们将遭遇雷曼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这样的市场环境,没有让费雪培养出对所谓低估值资产的偏好, 相反却激发了对高增长公司的关注。郑巍山也一直践行费雪的投资理论,无论在什么市场环境下,将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贯彻下去。

2008年,郑巍山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国元证券从事卖方业务。当时, A股刚冲上6000点并初步有所回落,整个市场的情绪方兴未艾。

他实习后第一份工作是量化研究,这给了他一个数量化的角度去观察市场。

2009年后,郑巍山正式开始行业研究,机械行业成为他最初关注的领域。日后看,他在先进制造、TMT等领域的造诣,其实在10多年前已经打下基础。

2014年,郑巍山获得机会加盟景顺长城,继续从事机械装备相关行业研究。他非常珍惜,倾力而为,2015年后,郑巍山出任基金经理助理,一只脚踏上投资岗位。2016年,他转入专户部,正式成为投资经理。2017年,郑巍山回到上海一家公募机构,继续负责专户产品的投资管理。

2018年10月,郑巍山入职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2019年5月展开了公募基金管理生涯。

“概率统计和逻辑思维”

郑巍山本科学的是应用数学,研究生学的是统计学,统计思维是他投资上的一个特点。

什么叫“概率统计思维”?

郑巍山说,就是会更多地用条件概率去观察现象,用逻辑思维去验证投资逻辑。

举例某企业,假设今年产能增长100%,明年增长100%,后年还能增长100%。有些人可能认为,三年后该公司的利润就能翻到现在的八倍。

但郑巍山说,这样的预测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相关主营产品的售价不变,利润率也不变。

这三年内会有很多变量出现:可能整个行业都会扩产,除了目标企业,其他企业也会扩产。如果需求不能同步增长个八倍,大概率这个行业未来就是供大于求的现象,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就会大幅下降。

所以“三年后利润翻八倍”的结论就不成立,或者说这样的结论概率太低了。

“概率统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他做投资的两个重要思维。

“不完全信息”下的判断

郑巍山的统计和逻辑思维还有一个应用,就是对投资研究逻辑的“有效性”进行筛选和验证。

比如,投资市场上有一种思维方式是,看到某种现象,就假设这个现象最终兑现为未来的现金流,然后开始炒股票价格。所谓“风口上的猪”、“PPT融资大法”就是这种思维的大概体现。

但学应用数学和统计的郑巍山是严谨的。

在他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行情逻辑背后是一些“不完全的信息”和“被污染的数据”基础上的推理。

决定股价方向的模型,本身是“多因子”模型,影响因素众多。每一个时间段,最重要的“因子”又不同。

所以,推理其实有很大的不成功概率。

郑巍山和银河基金的投研团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筛掉那些“伪逻辑”,同时尽量深入地做研究,去粗存精,把真正关键和重要的投资逻辑筛选出来。

“我们每一个重仓股,都有很详实、长期的跟踪记录,没有一个股票是轻易出手的。”他说。

趋向成熟

经历了长期的投资实践后,郑巍山的投资框架也日趋成熟。

他自己总结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投资要重视逻辑,所有的投资标的都要有严密的逻辑来支撑。

第二,组合更加偏爱踏实做产品或者是做事的公司。

第三,重仓股尽量是能有高频数据或是行业数据来跟踪验证的企业。

郑巍山说,他刚入行时研究的高端制造行业,特点是比较传统、规程化。这为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看产品、看渠道、看供需、看财务”的研究思维。

如今讨论人工智能,郑巍山也要把它未来的发展一步步拆成具体产品、市场需求、营收利润等具体细分指标来讨论。

而讲一个主题,谈一个大IP,就给估值的思维,郑巍山表示不太理解,也不太能接受。

在乎比较“实”的东西,拒绝比较“虚”的畅想,是他投资上的一个关键特点。

与之对应,他更偏爱那些在行业有相当竞争壁垒的投资标的。

科技研究“守正出奇”

郑巍山强调,做科技股的研究一定要守正出奇。

守正,就一定要把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公司研究清楚。

科技行业近年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强者恒强。除了行业最初期,所有企业都才萌芽,看不出谁强谁弱。一旦进入发展期,业内就必然会出现相对领先的企业,这就是郑巍山重点研究的“强”。

大中市值的研究范式,也支撑了郑巍山管理规模始终有提升的潜力。

以投资的理念做研究

郑巍山提到,他投资理念上的一个跃迁是: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后,开始用投资的眼光来思考和研究市场。

之前用研究员的角度来思考时,主要是把公司基本面研究清楚,把后续的上涨空间计算出来即可。

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完成上述研究后,一位基金经理还要思考,什么时间该买?买多少?我的持仓周期是多少??万一发生了极端情况,我如何控制回撤?跌下来之后我该如何应对?

这样系统地思考后,投资经理才能做出成功概率较大的投资决策。

这样的“庙算”在郑巍山的投资历史上不乏其例。2019年至2020年,某公司逐步度过集中折旧期,早先重资产投入的产能摊销趋于完毕,即将进入利润爆发期。

持续跟踪多时的郑巍山,在相关公司价格较低时买入。

但科技公司的预期总是波动很大,买入并取得较大涨幅后,郑巍山也面临抉择,是否在市场心目中的“高位”直接脱手相关公司。

经过思考后,郑巍山决定承受公司的股价波动,因为后续的利润表现是客观的,事后看,当时的忍耐,确实也为未来的增长带来很大贡献。

长期积累与跟踪

郑巍山的许多投资标的其实他跟踪的时间很长。

2020年至2022年,根据他管理的基金定期报告披露来看,他开始投资部分新能源板块的公司股票,但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1年前。

当时,郑巍山在券商研究所负责机械行业的研究,许多新能源公司以及它们的上下游企业都在他的研究范围。

郑巍山至今仍然能够回忆起当时对电池产业链的研究,以及产业路线的分析。在深入调研当时的上市公司后,他当时采写了一篇关于锂电的深度研究报告。

如今看来,这篇13年前写就的报告,在前瞻大趋势方面,仍有可取之处。

类似的积累案例还有很多。

郑巍山的调研和研究不会单单考虑当下有没有机会,更会考虑长线有没有可能。

比如,一个公司可能早期做产品不行,但持续跟踪后,它把这个难关度过了,可能就进入一段高增长期。这样的机会郑巍山希望能第一时间把握住。

他表示,银河基金的投研团队不会和其他机构去拼短期的高频数据和信息,而是会从长期出发,做全产业链的跟踪和研究,积累长维度的认知与思考。

少下“定”论

研究穿越周期的郑巍山,投资上却不愿轻易下“穿越周期”的结论。

见识过大时代的浩浩荡荡后,他对新技术愈发敏感,但对“定论”越发谨慎。

郑巍山对长期技术的前瞻一直保持开放又不失谨慎的态度,强调要“边走边看”,过于坚定某个技术方向,其实风险很大。

他说:“新技术应用的初期,一开始可能是政策驱动,政策补贴了,产品的经济性上来了,产业就会进入第一轮大发展。”

但这个时期,有两个考验:

其一是补贴政策的力度变化(俗称“退坡”)可能导致行业格局的突变。这个事情在近几年的新能源行业上表现尤为突出。

其二是技术路线的最终选择,在行业早期也较为模糊。

郑巍山至今仍能回忆起,10多年前,部分投资者一度认定“锂电池是过渡技术”,最终被广泛应用的必然是燃料电池,理由是锂电池的成本过高,性能也没有优势。

但经过持续技术突破,锂电池的成本下降、性能提升,最终成为大工业制造较好的载体。锂电池至今依然是新能源电池的“主流选择”。

在时代发展中挖掘个股

郑巍山在投资的各个时代都曾捕获过一些独具特色的个股,他怎么总结自己的经验?

“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特征,对我的投资而言,增长较多的个股,都是时代发展给予的红利。”

郑巍山说,做投资一定要善于去发现、寻找产业逻辑的主线,寻找到主线就可能获得更多时代的“馈赠”。

他当年在景顺长城基金任研究员时,就已经能较为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发展的主线。

他认为,在外部环境改变和内部技术提升后,并购可以解决过度竞争的问题,进而带来自主化的效率提升,这种提升必然会作用于企业盈利和市值。

不同时代对特定行业的需求不同,郑巍山说:早期的部分制造业为了鼓励竞争、支持分拆,到一定阶段后又鼓励合并。这两项决策都对,只是时代不同。

不惧“研究量”,“能拆多细、就拆多细”

深入剖析郑巍山公开披露的投资标的会发现,他捕捉到的一些机会是因为他不畏惧巨大“研究量”,这在他当研究员时就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研究深、研究透。

郑巍山研究的一些标的,母公司及子公司的业务渗透各行各业,遍及全国各地。而他经常为此花很多时间深入各个城市、车间、研究所、经销商等。

在行业和公司研究中,郑巍山不仅强调广度、深度,也特别重视颗粒度。

他在团队里有句名言:能拆多细,就拆多细。

这可能也是他的成功秘笈,郑巍山其实是在景顺长城基金才开始接触电子行业的。“半路出家”的他,最终摸深摸透了这个行业。

智能手机产业链受到关注了,他一个一个去拆解相关企业的新产品,只是为了研究相关企业的产品力和创新能力。

而为了了解某家企业的业务经营进展,郑巍山可以去约这些企业的客户,约产业链相关人员去详细聊这家企业的产品

郑巍山在研究员时就在不少领域完成了比较全面的产业和数据积累,当基金经理以后更是将研究在纵向和横向都作了进一步拓展。这给他后来投资很大的信心。

第一时间响应

企业的执行力和响应速度,来自于日常的积累。投研也是如此。

郑巍山和银河基金的投研团队也强调,对风险和机遇,一定要尽量第一时间反应。

尤其是风险,一旦有苗头,投研团队要立即去验证,哪怕不会立刻反映到现在,也要力求有所分析,有所预案。

如果风险信息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恶化,那就要考虑后续相关企业库存增加,产品售价下降的可能。

如果供给同步收缩,或者企业壁垒明显,可能企业暂时受影响不大,公司产品能否跨周期则是研究的焦点。

如果上述结论都是正面的,那么这个企业可能就是郑巍山会考虑长期陪伴的标的。

总之,银河基金的股票投研团队,强调响应速度,强调应对,强调长期跟踪。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变化时敏感发现,及时决策。

重视调研 脚踏实地

郑巍山认为,投资研究有很多有用的方法,但无论哪种都必须脚踏实地。

郑巍山一再和研究员说,做投研,从来没有捷径,无论是产品的技术创新、产品性能、量产情况、市场销量,还是上下产业链的梳理跟踪等,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研究。

也因为此,银河的权益投研团队特别强调“规定动作”要做好、做扎实。

比如日常的调研,哪怕是常规的群体调研,他有机会也会尽量去听下。其中的行业情况、产品节奏都可以再听一下,对验证行业趋势都有利无害。

另外,听听同行们的提问,听听专家的表述,多个方面互相验证,也会有触类旁通的启发。

“毕竟每个人关注点不一样,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

新能源行业或具有发展潜力

郑巍山认为,新能源虽然短期内处于调整,但确实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包括光伏的装机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未来的产业趋势是没有改变的,更多是市场存量资金偏好体现。

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参与者更多,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下行压力也很大,未来在渗透率的提升之后,利润增速或许会下降。但长期来看,其发展的趋势并没有变。

至于光伏行业,郑巍山认为,光伏行业其实是很强调产业链供应能力和产品品控能力的制造业。质量、成本控制等会是这个领域的核心能力,因此光伏企业的发展与竞争最后还是会出现“胜者为王”的情况。

AI行业的未来

今年以来, AI产业的演化和节奏也诞生了许多机会。

但他的看法比较冷静。

他认为,今年AI行业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参考海外的产业发展,市场集中关注所谓的“映射股”。

其次,市场开始关注产业链中发展更确定、格局更明确,未来业绩更可能落地的细分领域。目前看,算力领域或被发掘出来。

最后,未来行业大发展后,应用和产品的落地。

当然,在这个发展浪潮中,趋势波动和行业内部分化也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参与者所必然经历的。对这种情况,郑巍山也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持续迭代

投资框架长期稳定的郑巍山,个人投资方法其实已经迭代了几次。

2020年前后,郑巍山的理念会更集中在挖掘机会上:“打法锐度、拐点向上、集中配置”是他当时的心得。

三年后的今天,他的投资策略会更全面、更综合、更长远。

对于组合的管理,团队体系化的运作,基金经理对上行周期和下行周期的应对,他都更熟稔了。

在与研究团队的沟通配合上,大家的理念、方法论更趋接近,研究员的支持也逐步到位。整个团队更加向着可持续、可积累的方向去做。

这样的投资体系下,银河基金的投研团队如何更上一层楼,或许是这位基金经理,下一个要攀登的高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每日热闻!TOP对话|银河基金郑巍山:成长...
美版贴吧8000小组自爆停摆!CEO拒绝数据...
当前最新:工资数据吓崩市场!英国央行...
全球播报:美国5月CPI超预期放缓,美股期...
AI见闻日报:被曝光!BING和ChatGPT都要...
央行超预期“降息”:接下来轮到MLF和LP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