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特斯拉最强智能驾驶系统FSD进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
据澎湃新闻5月中旬报道,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在参观特斯拉上海工厂时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被认为是国内相关部门首次释放“愿意接纳FSD”的信号。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头羊,FSD入华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
中信证券连一席团队在上周发布的研报中表示,FSD入华有望整体加速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在强化消费者教育和认知、扩大市场的同时促进车企优胜劣汰。
而若特斯拉“极致性价比硬件+高毛利 FSD 软件”的模式在国内得以规模化落地,可能类似于智能汽车的“ChatGPT 时刻”,不论在增量需求还是商业模式层面,对于当下国内车企和供应链而言都意味着新的可能性。
对比国内主机厂与特斯拉,中信证券发现,两者的主要差距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工程化能力,即“数据飞轮”的建立。
我们认为,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数据训练流程,包括数据收集、训练、标注、黑白测试等流程闭环,以及超算中心dojo等基础设施。
尽管国内主机厂也在构建类似的“数据闭环”,但想要搭建这样一套高度自动化、流程化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的不仅仅是了解框架的工作原理,还有超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多年的打磨迭代。即使是小鹏、华为等国内领先玩家,在“数据闭环”方面或也落后特斯拉 2-3 年的时间。
此外,仅从数据量角度,中国车企中智能驾驶自研能力相对突出的造车新势力,在汽车销量和车队规模方面目前仍不及特斯拉。
因此,中信证券认为,一旦FSD落地中国,“飞轮”在中国开始运转,特斯拉与国内主机厂在“数据闭环”方面的差距或愈发明显,留给国内厂商的时间窗口或将迅速收窄。
作为背景,特斯拉自动驾驶产品目前分为AP、EAP和FSD 3个类别。
其中,最基础版本的AP和增强辅助驾驶EAP均可以在中国使用;FSD为最高级别,主要功能包括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基于导航路线的)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目前仅在北美地区有Beta版。
对于FSD的安全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上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FSD一定会比人类驾驶员安全10倍,当然他也坦言,实现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信证券表示,FSD入华将整体利好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在加强消费者教育、扩大市场的同时加速车企优胜劣汰。
从消费者角度,目前智能驾驶在购车的考量因素中排序相对靠后,而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者,对市场教育有主要作用,此前对中国纯电汽车市场的推动就是一大例证。因此我们认为,FSD 入华或可显著加强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认知,同时培养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日常需求和使用习惯,中国前装智驾市场有望大幅扩容。
从中国主机厂角度,我们认为,在特斯拉完成消费者教育后,辅助驾驶乃至高阶智能驾驶在车企淘汰赛中的权重或有所上升。一方面,对于重视智驾功能的高端车型,车企有望受益于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认知的提升,尤其是FSD 高昂的售价(目前中国6.4 万元、美国1.5万美元)将进一步打开中国车企的想象空间。
中信证券指出,考虑到中美道路环境和驾驶习惯有较大差异,FSD在入华初期或会“水土不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本土化“数据闭环”的搭建和算法模型的训练适配。
基于这一理由,中信认为,国内主机厂仍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本土化优势,接下来能否把握所剩不多的时间窗口加速打磨智驾产品、卡位消费者心智将至关重要。
对于受价格战冲击较大的中低端车型,如果特斯拉将极高毛利的FSD引入中国后,不排除对整车进一步降价,包括推出更低价格的 Model2/Q(定价或在 15-20 万元区间)。若特斯拉“极致性价比硬件+高毛利 FSD软件”的模式能在国内规模化落地,中低端车型的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通过第三方供应商提供一个低价但合格的智驾产品或成为自研能力较弱主机厂的主流选择,但这或也会削弱他们在智能化新赛道获取溢价的可能。
本月初,特斯拉将FSD开放给其他车企使用,马斯克认为,一旦FSD的模型规模、数据积累迈过某一个门槛,也会像ChatGPT一样开始爆发式增长。几乎是一瞬间,300万、500万甚至1000万辆车就会实现全自动驾驶。
如果特斯拉实现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很多用户之间共享,从而大幅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特斯拉估计这可以将汽车价值提高5倍。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中信证券,作者:连一席、沈思越,原文标题:《FSD入华渐行渐近,智能电车下半场将至 》
连一席 S1010523020002
沈越 S101052303000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