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惠泰医疗(688617.SH)向市场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好的一份业绩答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惠泰医疗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亿元、3.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46.74%、72.19%。
这是惠泰医疗各业务线持续增长的结果——2022年,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类产品分别创收2.93亿元、5.69亿元和1.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5.92%、49.08%和53.13%。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电生理专注于核心策略产品的准入与增长,如期实现三维手术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抢占,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也进一步提升,国际业务及OEM(代工)业务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惠泰医疗表示。
尽管业务布局较为完善,但惠泰医疗“全而不精”的劣势也开始显现。外周血管介入类业务中,惠泰医疗的部分导管、支架仍处于研发中,导致其参与医疗机构联盟采购中未能与同业实现充分竞争。
不仅如此,今年3月多地所发布的外周血管介入类产品带量或联合采购的相关文件,给品类并不齐全的惠泰医疗带来更多价格压力。
而在已被纳入集采的电生理产品中,惠泰医疗的设备虽然已逐渐从二维过渡至三维系统,但与之配套的导管却未能跟上设备更新的步伐。
留给惠泰医疗的时间正在变得紧迫。
作为坐拥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介入和OEM(代工)四大板块的医疗企业,主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下称“PCI”)的通路耗材,撑起了惠泰医疗收入的半壁江山——2022年创收5.69亿元,同比增长了49.08%,增速较2021年放缓了47.69个百分点。
虽然部分冠脉通路耗材已被纳入集采,但其2022年的毛利率仍高达69.38%,不过这一优势或与集采占比较低有关。
2022年8月,惠泰医疗管理层曾透露,集采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约为2成。
“现在主要是省际联盟集采,降价可能还是比较温和,如果以后进入国家集采的话可能价格压力会更大。”北京一位创新器械PE人士表示。
此外,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医疗器械集采有利于推动国产厂商产品的入院,但目前来看外资厂商也在逐渐适应集采的节奏,部分产品的中标量并不低。
例如去年8月浙江省所组成的16省(自治区)带量采购联盟中,冠脉通路耗材中的冠脉引导管中标量最高的是美敦力,意向采购量达到23.81万根,占比为57.46%。
或出于多元化业务的需求,惠泰医疗依托于冠脉通路的技术优势,2019年推出外周血管介入的相关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2年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3.13%,是四大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同期毛利率更是高达71.66%。
不仅如此,惠泰医疗部分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还具备独家性,例如造影球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可适用于封堵血管、防止栓塞剂回流等多种应用场景的产品。
“未来3-5年,随着公司在研产品的上市,与外资品牌差距将进一步缩短,国产替代趋势逐步显现。”惠泰医疗表示。
此前有市场人士认为外周血管介入耗材不会被纳入集采。
“外周疾病致死率比较低,所以患者救治意愿普遍不高,导致外周介入整体手术渗透率较低,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被纳入集采范围。但是这不是说这类疾病不重要,如果前期不治疗的话,等到最后发现的时候又已经晚了,所以这个方向也有市场需求。”北京一位心外医生解释称。
但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已有集采苗头。
今年3月,先是三明发布《关于开展三明采购联盟血管结扎夹等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集采范围包括外周血管介入耗材。
随后河南也发布《关于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将外周血管介入类医用耗材纳入采购名单。
据河南外周血管介入类中选名单显示,惠泰医疗共有3个产品中标,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心脉医疗(688016.SH)的中标数量却高达8个。
这或许也与惠泰医疗的外周血管介入类产品品类不全有关。例如心脉医疗已中标的支撑导管,目前仍在惠泰医疗向有关部门报批注册名单中。
这或许也是惠泰医疗的困境,一方面由于品类不足难以在集采中与其他厂商实现充分竞争;另一方面,集采风向的开启无疑给落后一步的惠泰医疗带来更多价格压力。
或许留给惠泰医疗的时间不多了。
信风(ID:TradeWind01)也就此致电惠泰医疗了解详情,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从冠脉通路、外周介入到电生理,惠泰医疗完善的业务布局是其独特的优势。
竞争对手赛诺医疗(688108.SH)的业务以冠脉和神经介入类器械为主;心脉医疗则主营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
但惠泰医疗存在“全而不精”的问题。
以电生理板块为例,该项业务2022年为惠泰医疗带来2.9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了25.92%,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有市场人士预计这部分收入主要仍由二维类产品所贡献,因为目前惠泰医疗的三维类产品只有“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三维磁盐水消融导管实现了商业化。
而其他适配三维系统的导管仍处于研发状态,这导致惠泰医疗无法参与部分品类的集采投标。
2022年12月,福建、河北等27个省份组成采购联盟,对电生理类耗材展开集采,微电生理中标数量多达19个,其中就包含应用于三维、且惠泰医疗不具备的品类“磁定位-环形标测诊断导管”的独家中标项目,同期惠泰医疗仅有12个。
事实上,惠泰医疗的电生理业务曾稳坐市场第一的宝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惠泰医疗以约3.1%的市场份额在国产厂商中位列第一名,领先于第二名的微电生理约0.4个百分点。
微电生理正在“奋起直追”。
微电生理2022年创收2.60亿元,仍稍微落后于惠泰医疗,但其与惠泰医疗已逐渐拉近差距,且2023年更多的中标数有望助推其市场份额超过后者。
在研项目方面,惠泰医疗重金投入适配三维系统的导管研发,其中“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导管”、“磁电定位环形标测导管”分别处于临床试验、注册检验阶段,二者分别已累计投入0.18亿元、0.06亿元。
此外,惠泰医疗的脉冲电场消融设备(PFA)目前也处于临床阶段,研发进度落后于已经进入创新器械审查程序的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2023年,惠泰医疗表示将加快研发的步伐。
“根据在研产品规划,2023年公司将完成磁定位压力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及 PFA临床项目的大部分随访,着力推进特种球囊、外周支架及栓塞材料等临床项目,同时加快其他研发项目的推进速度,加强公司战略研究的前瞻性。”惠泰医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