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充斥着各种声音。现在回老家的路上,安静回想这两个月以来听到的现实与诉苦,理一理大家的泥潭。
3月年报一个个披露,又看到普遍性的大波动业绩,券业“看天吃饭”的标签又被媒体贴上,这几年券商非方向的发展策论原来这么粗糙又容易幻灭。
以平滑波动为论的场外业务,2022年利润大幅下滑,一些头部券商一下子从几十亿变成几亿甚至亏损。今年仍带着尾部风险,新业务DMA又没什么利润空间,前两年极速扩张的一大家子员工怎么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除了单点上的急转直下,还有个事实,研究-代销-融券-衍生品-托管的机构业务链条,融券、衍生品两大块短期内不太赚钱。融券扩容,却越会在盈亏线上挣扎,爬不上来。怎么看待这些不赚钱的业务?
回想场外业务,被下了诅咒的一样,不断走轮回,几乎每三年就要转换一次业务模式,先是杠杆互换、个股期权阶段,然后19年雪球阶段,现在来到22年DMA互换阶段,越走越窄,越走越卷。
我装天真,劝老总们:“回想这业务变得那么快,正说明肯定有下一个出口出来,不然怎么维继?”紧接着,被倾吐了一堆困境。
DMA互换的市场容量有限,在22年底存量转换期,建系统快的几家券商就已经7-800亿了,就剩下一些残羹冷炙。
后进券商已经到了两难处境中,没有盈利预期依然负重建系统,因为必须平衡业务结构,因为眼下只做雪球也是无望,价格被三方日频得曝光,相互价格绑架,而谁也赌不了基差怎么走。
为了DMA拿客,开始低价竞争,市场已经从4%滑到更低价格,而券商内部的成本基本都在3%以上,一个点的利润都没有,比传统两融还利薄。
这种盈利预期,这业务耗人、耗系统、耗表,小券商参与感到非常不适:容易表不够,以及这种依赖于系统解决合规问题而展业的,IT不靠谱就是把自己贴在红线上跑。
股衍在雪球阶段本质是套利,而且还是非常单一来源的套利,做不到长期稳定的套利收益;DMA阶段本质是杠杆息差,而容量有限带来极致竞争,内卷意味着没有技术含量。
内卷的地方必然在滋养着被作用方。不难看出是谁,场外对手方单一,尤其滋养了私募,私募成为雪球通道,冲大了规模还从券商分利;DMA价格内卷成为私募红利,量化收益居首成为常态,多空双边能力成为机构重构净值的最好方式之一。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融券。
融券不断扩容,更多机构被允许出借券,意味着券商需要更多的成本去揽券,谁先拥有了热点事件券,谁被私募争相追捧。
为了拿券,ETF做市换佣变成了换券,投行发行另得做到预约券,分支机构去收揽当地的股东持券,最后还要整合同业之间券池——供养着一池,就为等待事件和事件套利的你,挑用其中几个券。
整合各方的券资源,协同费功夫不说,还被说成不赚钱,恍惚为什么替他人做嫁衣。种种泥潭,在券商内不断地重诉。
如何破局?我想继续天真一会,大胆设想,找点前瞻。
单点业务上看:以雪球来看,标的结构趋同,所以容易被价格攀比。股衍的困局根源在于单一,业务模式、功能、对手方都有单一的特征。
单一特征再深的根源我们很难撼动,但是除了行业问题,机构也必须面对机构层面的问题。
比如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固然有市场需求趋同原因,产品创新枯竭的问题不能持续太久,若因凭证KYC门槛高,阻碍产品创设,则门槛高发行不成功的问题要重点突破,比如联合发行突破门槛,就如融券在整合同业券池,场外需要整合财富客户零散需求;
若因IC套利单一及枯竭,则套利的来源转移与多元需要解决,比如ETF套利?多类股指的配比组合等?
业务链条上看:更开阔的思维是业务链扩大,卷了价格粘住私募后,在托管、交易等方面换取盈利。DMA不太赚钱,必须转移盈利点。
这个思路延伸到融券,融券不赚钱但融资赚钱,推“融券+融资”联动产品等组合打法。
实际上,在券商企业客户、零售客户、机构客户三类客群服务中,机构业务链起到关键的粘合剂作用,首先形成了一个融借券的资产循环流,整合住了各方机构的交易环节;其次形成了一个金融产品买卖的资产循环流,整合住了资管方、财富方的资金环节。
利用A业务形成B业务的模式,会越来越被熟用。衍生品、融券眼下是困境,也是转换的契机:逐步地发生着,从市场化无费率保护的创收,向有固定通道费率业务的创收转移。摆脱出单点的困境,试着放大视角吧。
也许这会是未来竞争的出路。确实越来越多券商把机构客户做精细分层,对不同客层的研究服务体系、对不同规模和饱和供给的机构客户分层、对不同场景方案的设计,以及不同服务模式的客户经理团队的建立,都是为了尽可能扩大业务链条、利益最大化。固然繁杂,也得坚守。
一些天真的思考。以上。
本文作者:叶晔天光,来源:券业谈,原标题:《太卷,机构业务的是非与坚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