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珍酒李渡冲击港股IPO能否突破白酒上市近七年零记录 “白酒教父”吴向东或迎“第二子”

港交所正在成为白酒企业IPO的重要上市地。

2023年1月13日,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珍酒李渡”)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

珍酒李渡报告期内业绩表现颇为优异。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99亿元、51.02亿元和42.4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1亿元、10.32亿元和7.12亿元。


【资料图】

业绩的快速增长背后,是珍酒李渡内部整合“珍酒”等4个品牌的规模扩容,珍酒李渡也由此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企业。

不过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珍酒李渡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超4成基酒均源自外采,这或对其酒类产品的依赖性带来潜在挑战。

如果上市成功,作为珍酒李渡实控人,“白酒教父”吴向东或将收获第二家上市公司。早在2019年其便推动旗下的华致酒行(300755.SZ)登陆创业板。

不仅如此,珍酒李渡或也有望打破近7年来白酒企业IPO的零突破。自金徽酒(603919.SH)2016年3月上市以来,资本市场迟迟再未出现白酒企业的成功上市案例,而在近期有关IPO的行业“红黄灯”限制传闻中,白酒行业被载为限制类的“红灯行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珍酒李渡转道港股上市的成败经验或将为白酒企业的证券化提供参照路径。

鉴于港股市场存在流动性、估值相对A股偏低等不利因素,港交所是否对白酒企业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仍需观察,但也有投资人士认为,由于白酒企业估值风格所偏向的价值属性与港股市场具有贴合性,因此不排除相关酒企能够通过港股市场达到理想估值的可能性。

“一飞冲天”的业绩

珍酒李渡旗下坐拥酱香型的“珍酒”、兼香型的“李渡”、浓香型的“开口笑”和前三种香型兼有之的“湘窖”四个品牌。

作为业内少有在多种不同香型上“全面开花”的白酒企业,珍酒李渡如今的产品布局缘于内部品牌的不断整合。

2021年之前,珍酒、李渡、湘窖(包括开口笑)的运营主体分别为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下称“珍酒酿酒”)、云南金六福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金六福”)、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下称“湘窖酒业”),三者同受珍酒李渡实控人吴向东旗下的湖南金东酒业有限公司(下称“金东酒业”)所控制。

同年9月,金东酒业将珍酒酿酒、金六福和湖南湘窖三家公司及其销售处全部整合至珍酒酿酒旗下,新设立的境外主体珍酒李渡则通过多个持股平台控制珍酒酿酒。这正是珍酒李渡2021年收入“一夜暴增”的秘诀——2021年珍酒李渡总收入高达51.02亿元,同比增长了112.67%,领先于同期的A股白酒企业,珍酒李渡也由此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企业。

wind数据显示,19家白酒上市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27.05%、23.96%,其中最快的酒鬼酒(000799.SZ)增速也仅为86.97%。

尽管坐拥多个品牌,但珍酒李渡的最主要贡献仍然来自珍酒——2021实现收入34.88亿元,占比达68.4%。

珍酒在定价上相对高端。招股书显示,每500毫升珍酒的建议零售价在600元至1500元的区间,但2023年以来珍酒的终端价格或正出现“跳水”迹象。

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珍15、珍30的500毫升销售价格分别为437.29元、1200元,分别较600元和1500元的最低建议零售价低出27.12%、20%。

除了价格,珍酒李渡也存在对外依赖的考验。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珍酒李渡用于酿酒的原材料“基酒”大量依靠外采。

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自产基酒量分别为0.90万吨、1.11万吨和2.45万吨,合计达到4.46万吨;同期外采的基酒量分别为0.74万吨、2.05万吨、0.50万吨,合计达到3.29万。

据此统计,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外采基酒量占总基酒的产量比例高达42.45%,其中2021年外采的占比一度达到64.87%。

珍酒李渡外采的基酒以酱香型为主,这意味着外采的基酒或主要用于珍酒的生产,这无疑也对主攻高端路线的珍酒竞争力带来潜在挑战。

一般来说,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取决于基酒和制作工艺,年份越久的基酒一般被市场视为具有更高的价值。

据与珍酒相关的一份推介材料显示,作为主要采用“8年以上基酒”的珍15,主要产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同时还选用了优质小麦与贵州遵义本地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作为原材料。

但在如此之高的外采比例下,珍酒李渡的对外依赖和竞争力或许也将画上一个问号。

或迎来“第二子”

报告期内珍酒李渡超8成收入均产自经销商——2022年前三季度经销商贡献了37.52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6.35%。

2023年,珍酒李渡的业绩是否继续可以保持这一增速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库存消化确实是个问题,不只是我们家,很多白酒经销商现在手里的库存都很大,2023年的白酒销售现在其实存在很大的压力,尽力而为吧。”一位非头部的高端白酒经销商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2023年白酒经销商的库存有可能处于历史高点。

“整体去看的话,这个白酒的库存是空前的。2022年整个白酒行业来说,它是整个营收是增加的,这个利润也是增加的,但是,这个基本上都是由头部企业贡献的,那头部企业这一块的话,它的整个属性是多元的,既有消费。又有送礼,又有收藏,又有金融的这个属性。”中国食品企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所以来说整个开瓶率在2022年,其实是不能够支撑整个中国白酒的一个增长的,那就是说整个厂家的库存,经销商库存,二批商库存,终端库存以及消费者的库存都非常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珍酒李渡此番若可以登陆港交所,则实控人吴向东也将拥有第二家上市公司。

wind数据显示,吴向东实际控制的华致酒行早在2019年1月就登陆创业板,该公司主要从事酒类流通业务,代理茅台、五粮液、钓鱼台等多个酒类品牌的销售。

另据公告显示,吴向东的姐夫、创业之路的“恩人”正是新华联(000620.SZ)实控人傅军。公开资料显示,吴向东1997年开始负责新华联的白酒业务,并在傅军的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首个酒类品牌“金六福”。

虽然吴向东“春风得意”,但傅军日子却并“不好过”。

新华联目前正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1月3日,新华联公告称由于资金紧张,旗下仍有22.71亿元的贷款未能够按时归还,且暂时未与金融机构达成展期意见。

而在此之前,华致酒行已斥巨资购买新华联旗下的房产,这曾一度被市场视为“输血”姐夫之举。2022年8月,华致酒行全资子公司北京华致陈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曾以0.52亿元的现金购买新华联位于北京通州、建筑面积为3382.65平方米的房产。

白酒IPO新突破在望?

近年来,白酒企业的A股IPO在实践中一直存在行业性限制,而日前一则关于监管层设置IPO行业“红黄灯”的政策传闻,更是将白酒行业列入红灯的限制类行业。

事实上,近年来白酒企业A股IPO之路本就不畅,而自2016年3月金徽酒登陆主板后,便再无白酒企业成功上市。

这一期间,也不乏有曾被评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业、四川郎酒等白酒企业发起A股IPO冲刺,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凤酒业曾于2016年、2017年两度向主板发起冲刺,但最终仍在2018年底的上会前夜以撤材料的方式宣告失败。

西凤酒业彼时业绩增长稳定——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3亿元、28.67亿元和31.70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2.68亿元和3.62亿元。

无独有偶,四川郎酒2020年6月曾向证监会递交深交所主板IPO申请书,但在苦候近2年后还是撤回了申报材料。

四川郎酒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俗——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79亿元、83.48亿元和93.3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24.25亿元和25.02亿元。

尽管白酒企业的A股上市IPO存在重重阻力,但仍有不少选手在跃跃欲试。

例如陕西省2022年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仍将“屡战屡败”的西凤酒业纳入其中,而近期关于西凤酒业借壳上市的传闻也在甚嚣尘上;

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习酒”)刚于近日完成股改与更名,且通过内部股权调整,解决了自身与贵州茅台(600519.SH)的同业竞争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扫清同竞障碍的习酒或将启动IPO计划。

珍酒李渡无疑将给计划登陆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提供新的路径思考。放弃A股、转战港股是否会成为白酒企业资本化的新选择,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珍酒李渡冲击港股IPO能否突破白酒上市近...
石油巨头赚麻了!中石油去年净利润预计...
刘格菘:高端制造业估值已回历史低位,...
净利增70%, 隆基也被迫450亿扩产陷入...
世界快看:桥水中国资产规模翻倍 强烈...
环球新消息丨马斯克律师:4年前称“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