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每日热闻!储能“内卷”真相

最近常常听到一句话:储能就是2019年的光伏,储能是下一个光伏赛道。

大家的观点无非是储能赛道渗透率够低,渗透率5%,刚从主题投资进入赛道投资阶段,后续空间巨大且不可证伪。

过去一直是炒概念,国家强推来配储,虽然可能赛道里大家跑马圈地阶段抢市场,根本就不赚钱,但是风光的加速发展、储能的成本快速下降一叠加,刚刚突破性价比奇点,进入了实际被产业认可的赛道投资阶段。


【资料图】

尽管当前储能的装机量不大,仅为光伏的1/10左右,但是由于储能技术是建立在锂电技术的基础之上的,降本速度上会更快,行业增速也更快,预计储能仅仅需要3-4年时间就能够达到当前光伏的装机体量。

分析师的话术大家学习下,有这三寸不烂之舌,这辈子真是不愁不能咸鱼翻身:

储能的渗透率更低,成长性更高,爆发力更高,储能的机会面,是可以于智能驾驶比肩的星辰大海。

从电池到PCS,从温控到EPC,每一个细分赛道均大涨,这就是典型的呈“面”的机会,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拥抱的产业化机会。

(能不能做到再说,反正现在不可证伪,国家给的规划增速也非常高,自上而下拍的)
对于上述逻辑,本文打算全盘理一理。

一、从中、美、欧三大市场看储能赛道实际成长基本面

当然分析师能吹的这样天花乱坠,确实离不开储能今年行业增速快,我这里就拿中国、美国、欧洲这三个主要市场给大家捋一遍储能板块大概的成长基本面。

为什么储能这两年这么火,核心原因在于增速。从2020年开始,全球新增储能规模连续5年保持60%以上的复合增速,高增速有望持续到2025年。尤其是2022-2023年,储能装机将保持每年翻番的增速。

尤其是海外户用储能去年增速已经不算特别低,是翻倍的增速,未来三年年化增速在50%-100%。

其实说到底,储能赛道这样大干快上,还有一丝全球地缘政治的底色,由于俄乌战争或将持续,也引起了全球对于资源自供能力的警觉,新能源搭配储能的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我们这边在大基地Z策上为储能开绿灯;欧洲的储能具备经济性;美国的储能补贴正在大力开启。

今年欧洲是储能装机的主力军,在熬过了今年的冬天后,明年欧洲的储能仍然有望保持高景气,而美国的IRA法案出台后,储能将享受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因此明年美国的储能装机量会大增。

国内储能:

截至2021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量达209.4GW,同比增长9.58%。中国的累计装机量达到46.1GW,占全球的22.02%。到如今,这个数据还在增长。

近年来,国家储能产业政策不断,尤其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增长,储能配套需求持续增加,有目共睹。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19%。目前,各地“10%-20%、2h-4h”的储能配套要求逐渐刚性。

今年国内已经招标40GWh,机构预测22-25年储能新增需求为179GWh,刨除今年的量,未来三年复合增速55%。

一是国内方面,四季度有需求改善的预期。2022年上半年,我国大型储能的装机量约为0.8GWh,并网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预计下半年会得到改善。截止到8月份,储能的在建项目已达18.1GWh,预计这些项目年底完成并网,因此后面会看到大型储能数据端的改善。

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是现货市场(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调频)+租赁,以山西储能为例,现货交易市场收入占1/3,辅助服务占2/3,IRR可以达到20%+。

美国储能:

2022年9月,《通胀削减法案》正式立法,独立储能投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二是停征东南亚进口太阳能组件“双反”关税,光伏装机复苏将对储能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这是美国方面利好储能赛道最大的两个利好。

目前美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储市场。去年美国装机占全球50%,达到10gwh+,增速高达3-4倍,今年上半年装机5.8gwh,同比+173%,继续超预期。

美国大型储能需求的释放将贡献新的增量。前段时间通过的ITC补贴新政给美国大型储能提供了较大的补贴,预计美国市场大型储能在2022年和2023年的装机需求为16.4和32.7GWh,两年复合增速在100%。从这点来看的话,出口美国业务占比高的储能企业将进一步受益。

另外,美国市场的爆发,是基于较好的经济性。美国多数新能源+储能项目的储能功率配比在20%-50%,时长在3h+,发电侧PPA模式+ITC退税,可以使其IRR高达15%+。

美国储能,从盈利和增速,都是超过国内市场的。先看盈利,从系统厂商(电池包+pcs)反馈,出货美国毛利率25%、国内15%-,二者相差10个点。

同时从明年开始,ITC将30%抵免延长10年,且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补贴。该法案今年8月份落地,明年1月份开始生效,因此明年美国储能装机,有望进一步超预期。

美国储能,因为高度依赖国内供应链,国内厂商有望一定程度受益。

同时,美国储能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个“二道贩子”,零部件都是外购的,所以国内企业很好抢蛋糕。

比如说美国户储,尽管说enphase 和tsl占领70%份额,但只要抱住二者的大腿,订单高增长,是有保障的。

再说增速,今年美国大储市场增量,大概率是超过中国的,美国大储明年发展的掣肘,是“组件供给上量”。

目前美国单月组件进口,已经达到2.6gw,年化来看超过30gw,恢复较为明显。

二者结合来看,于国内储能厂商来说,明年美国储能的放量,也是业绩增量很重要的看点,这也是近期储能继续上升,很重要的支撑。

欧洲储能:

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对“断气”的恐惧再次笼罩市场,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一度大涨21%,

除了地缘原因,欧洲今夏高温不退、干旱严重,对电力生产也带来严重的影响。欧洲今年前7个月的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两成,核能发电量则减少了12%。

一方面是欧洲用电成本显著上升,而另一方面光伏+储能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未来将持续下降,驱动欧洲户用光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欧洲太阳能协会SPE此前已宣布上调2022-2025年光伏装机预期至39/59/83/112GW,相比原场景的30/38/45/50GW分别上调30%/55%/84%/124%。同时据SPE预测,2025年欧洲户用储能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3.53GWh,对应5年CAGR为27%。


二、关于储能赛道的知识科普

其实关于储能是什么?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电力系统的“充电宝”。之前的文章也说过一个顺口溜:

能源革命进行时,光伏风电大景气,发电不稳需调峰,储能先锋来立功。

其实储能说白了就是风光大发展的副产品——煤电可以随时按需发电,水电也大致稳定,但光伏风电时有时无,所以需要发多的时候储着,发少的时候放出来。

储能方式有很多,抽水蓄能占了绝大多数,但其中最有成长性的电化学储能,我们所说的储能概念指的都是这类。

储能电站由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隔离变压器、BMS、EMS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储能变流器是重要设备,可以实现逆变整流双向工作,交直流相互转换。

从价值量来看,电池组和PCS占据了储能产业链中游的绝大部分,分别占比约60%、20%。

说白了就是储能目前有两种划分方式,第一类是按应用场景,分为户储和大储,第二类是按照环节来分,电芯、温控、PCS变流器等。不管怎么分,从二季度到三季度趋势来看,行业目前是量价齐升。

严格地讲,储能业务主要是储能系统集成、开发、建设以及投资、运营、管理。

在锂电储能的产业链上,要区别于上游的储能电池,储能电池本质属于锂电行业,不是储能行业,属于上下游关系。

储能系统集成、开发、建设属于低毛利业务,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且锂电储能中锂电池定价还受动力电池需求波及。目前碳酸锂价格高达50万元/吨,大型储能主流型号的280Ah方型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价格水平已经超过0.9元/Wh,同比涨幅超过50%,严重制约了储能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因此行业内开始寻找钠电池等替补技术路线。

储能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则属于资金属性业务,跟光伏电站类似,其收益率由宏观属性决定,并非成本端决定。上游成本太高,自然严重制约储能项目的投资积极性。

此外,目前新型储能的整体商业模式还不成熟,无论是电源侧,电网测,还是用户侧峰。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盈利能力不确定,市场化动力不足,尤其是电源侧“新能源+储能”的市场空间巨大,如何从强制配套到自愿配套,摆脱光伏“转移补贴”,这才是激发市场需求的根本动力。

当然,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的完善,跟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之前因为储能需求爆发过快,导致相关厂商利润过低的情况,赛道过于内卷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海外储能市场相对成熟,欧、美、日、澳等家庭储能消费习惯已经被广泛接受,美国、澳洲等大型储能商业模式也已经趋于成熟。今年,受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能源危机预期刺激储能需求暴增,尤其是家庭储能更是带动储能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各路需求数据都比较靓丽,垂涎欲滴。需求端的疯狂,也都写在了订单上,GWh级订单频现。

此前科陆电子一口气与四家锂电池供应商签署了2023-2025年意向采购量16GWh。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公开的储能示范项目规模超过20GWh。

海外大型储能的需求量更是庞大,阿特斯集团截至今年6月底的全球项目储备已经高达31GWh,行业需求可见一斑。

宁德时代继上个月与FlexGen达成合作协议,昨天又签了大单,宣布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储能开发运营商Primergy Solar LLC达成协议,为Gemini光伏+储能项目独家供应电池。该项目如果完成,或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之一。

政策、装机、订单、需求等利好信息不断,加之海外家庭储能的火爆助攻,一轮又一轮地刺激储能行业的热度,资本圈更是表现为迫切上车的景象。

供需方面,今年国内大型储能招标已超40GW。欧洲户储订单普遍已排至明年4月,这个订单还是比较火爆的。

在大订单的背景下,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整年都在全国各地跑项目,但眼下不得不提前收尾”。自9月底开始,类似情况颇为普遍且形势愈演愈烈。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6个与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公布,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产能合计达820GWh,万亿储能市场规模效应初显。

那这些公司在扩产,在投资,出货量也在大增,需求真的超出这么多吗?导致企业排单到明年都暂停接单?市场有观点认为是“供需错配”导致的。

例如,锂电池这些一流产品的性能是较其他普通产品功效强的,这些会导致高效优质产能面临强大需求而严重不足,而低层级产品可能无人问津。伴随着高性能,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甚至会溢价50%以上。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曾表示,目前每个月锂电池都会多生产10GW以上,储能企业所说的电池供应短缺,未必是真正的供不应求,有可能是它们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电池供应不足。

储能现在有点儿类似于前两年的光伏,正处于规模化的初期,需求大量爆发,很多储能企业发的三季报营收增速都很顶。净利润增速差点,主要是上游原材料涨价、电芯涨价,以及对下游议价能力弱导致的。

储能的制造端,作为系统集成商也好,还是品牌商也罢,关键还是市场,一是产品力,二是品牌,三是渠道。

因此,对于当前阶段的储能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兼顾盈利,关键还是抢占市场份额,或者为抢占市场份额做准备,在产品、品牌和渠道等方面构建长期竞争力。

换言之,切忌牺牲短期盈利,而去做没有持续性的客户或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自娱自乐。

这一点,跟光伏组件颇为类似,头部组件企业无不在海外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体系,从品牌到渠道,从而享受了海外光伏市场的更高溢价。

2017年9月以前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数量不到1万家,而过去一年(2021.9-2022.9)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超3万家。新设企业数量暴涨背后反映出全球储能市场火热。

不过还是想强调下这行业非常成长性超神,但是利润率确实也是卷的不敢看。

比如国内业务比海外难内卷多了,我翻了一下固德威的财报,境内业务毛利率只有16.32%,境外的毛利率达到 40.33%,国内的市场还是比国外竞争激烈,国外赚钱容易的多。

万众瞩目的宁王的储能系统营收同比增加171%,反映了储能整体的超高增速,但是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从去年的36%直接下降到了今年的6%。


本文作者:老白的金饭碗,文章来源:锦缎,原文标题:《储能“内卷”真相》,华尔街见闻有所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每日热闻!储能“内卷”真相
当前速讯:劳动力市场热度难降!美国10...
当前热讯:航运巨头马士基警告:经济衰...
经济逆风大!报道称苹果已冻结招聘 直...
每日热点:报道:俄防长告诉土防长,俄...
【环球聚看点】下一个大事件,海南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