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世界今日讯!赚大了!中国生物制药10亿元抄底纳斯达克!2022年首个跨境收购之后,谁会是下一个?

对于不少Biotech公司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勒紧裤腰带,减少非必要的的支出,活下去。


(相关资料图)

但是对于具有充足现金流的公司而言,这似乎又是最好的时代。

当泡沫逐渐被挤出,正是猎人出手的最佳时机。

今年以来,国内首笔对海外Biotech上市公司收购案来了。

手握200亿元现金流的中国生物制药,6月23日公告称,已经与F-star Therapeutics,Inc.(以下简称:F-star)订立合并协议及计划,以收购F-star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代价为现金约1.61亿美元,或每股7.12美元。F-star董事会已一致同意。

01 一笔被肯定的交易

“划算吗?“——俩字,“划算”,仨字,“太划算!”

对于这笔交易,不少投资人给与了充分肯定的支持态度。

仅仅从价格上来看,总价1.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亿出头,收购一家斯达克上市的Biotech的全部流通股,比BD一个产品还划算。就在同一天,几乎同样的价格,三生国建与科岭源达成超10亿元伊尼妥单抗授权合作。

另外从收购标的的成色来看,也可谓是超值。有投资者预测,如果放在港股18A,F-star起码有30亿-40亿港币的市值,放在A股科创板上市,或许也有60亿-80亿元的市值。

F-star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英国剑桥,2020年11月通过与Spring Bank Pharmaceuticals,Inc.合并,实现纳斯达克上市。F-star率先使用具有内部发现能力的四价(2+2)双特异性抗体来创造癌症治疗的范式转变。

目前,F-star的主要资产FS118是一款First-in-class的LAG-3/PD-L1 mAb2双特异性抗体。

据中国生物制药公告披露,F-star正在进行对检查点抑制剂具有获得性耐药的头颈部癌症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以及检查点抑制剂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试验。F-star的临床阶段双特异性抗体管线还包括FS222(潜在的best-in-class),一种双重靶向CD137(4-1BB)激动剂及PD-L1抑制剂;FS120(first-in-class),一种靶向OX40及CD137(4-1BB)的双重激动剂。

图片源自F-sta官网

并且,难能可贵的是F-star的双抗技术平台经第三方合作关系得到验证,F-star已经与强生、阿斯利康、默克、Denali等MNC合作。

尽管有诸多大公司加持,且该公司的日常费用消耗费用并不算庞大,甚至可谓是量入为出。数据显示,该公司2021年年度研发费用为2880万美元,2020年研发费用为1410万美元。其G&A费用,2021年为2310万美元,2020年为1950万美元。

不过F-star的生存根基并不稳固,2020年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0万美元,2021年得益于对外授权和股权融资,最终该数据变成了7850万美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F-Star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还有6880万美元。

这不仅证明了,该公司的发展极度依赖对外授权,也意味着若该公司继续通过对外授权合作,或者收到MNC的里程碑付款,也许能再安稳的度过几年。但是企业不能拿这种未知来赌明天。

F-star在一季度财报中曾表示,2022年前三个月亏损了1200万美元,需要额外的融资或股权交易才能继续运营下去。尽管F-star曾表示它有足够的现金熬过2023年第一季度,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写道:“自财报之日起至少十二个月内,该公司持续经营的能力存在重大疑问。”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期,能够有一家企业出资支持其产品研发,对于F-star而言似乎也是个看起来不错的选择。

其实当前处境比F-star更加危险的海外Biotech公司不胜枚举。

如6月6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marin宣布一项重组计划,将裁掉65%的美国员工。这项决定将为Amarin在未来12个月节省下1亿美元的开支。6月2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Zosano Pharma,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提交了自愿救济申请,正式宣告破产。该公司前身是强生公司于2006年成立的Macroflux Corporation。

今年5月底,成立16年的Genocea Biosciences宣布退市,并将解雇所有剩余员工;再早一些,4月8日,知名风险投资公司旗舰先锋(Flagship Pioneering)孵化的Kaleido Biosciences宣布打算停止公司运营、解雇剩余员工并从纳斯达克退市。该公司有6个产品在研,进展最快的两个处于临床2期,其余的在临床1期。

02

一直以来跨国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国际化突围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生物制药而言,若这笔收购顺利完成,也就意味着该公司以较小的成本,相对快速的建立了一个双抗乃至多抗的开发平台,并且也将为其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生物制药在公告中表示,除了获得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以及F-star专有的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增强其全球肿瘤免疫管线之外,中国生物制药也收购并获得其饶富经验的科学团队,包括91名在抗体工程、免疫学、药物发现、临床开发及注册监管事务方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全职雇员。这不仅将极大提高中国生物制药的全球肿瘤管线的开发,也将使其全球临床研究和注册监管的能力得到完善。

未来,F-star将成为其加速研发改善全球患者生命创新药物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不差钱的中国生物制药而言,当前仍是其国际化并购的起步阶段。

invoX作为此次交易的直接操作机构之一,是中国生物制药的国际扩张平台,专注于中国以外的研发和业务发展活动,核心领域是肿瘤和呼吸。

尽管invoX成立于2021年,但是已经成果颇丰。2021年3月,Invox收购了一家比利时私营呼吸系统公司Softhale全部股权,专注于下一代软雾吸入设备向肺部提供的差异化技术。2021年6月,invoX收购pHion Therapeutics多数股权,pHion是一家治疗性疫苗开发公司。2021年11月,助力国药中生成为TREADWELL的战略投资者并且获得其两个全球First-in-Class肿瘤药的独家选择权,包括全球首创下一代免疫肿瘤靶向药HPK1。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中国生物制药在欧洲的全资子公司,还将继续积极挖掘投资机会,围绕突破性创新平台、先进的递送平台和全球授权交易这三个战略方向,推动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在其2021年年中业绩交流会上,时任中生制药首席医学官的毛力曾表示,中国生物制药还计划在欧洲打造伦敦-瑞典双总部,未来将对产品进入欧洲起到重要作用;瑞典斯德哥尔摩设立的Karolinska Development将借助于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注重与具有突破性技术的初创公司合作。两大中心将为中生制药提供战略匹配的临床早中期品种。

对于中国生物制药而言,这或许还仅仅只是开始。也是在上述交流会上,中国生物制药在启动了X-LAB项目,主要聚焦FIC或第一梯队预期销售峰值不小于5亿美元的品种,重点关注具有差异化的双抗、三抗平台、mRNA/DNA技术、放射配体技术、蛋白修饰技术,先进疫苗及免疫技术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原创性的革命性创新技术。

会上,毛力透露,中国生物制药计划在北美形成华盛顿-休斯顿双总部,并看好华盛顿—巴尔的摩中心,借助高速270走廊医药创新公司及高校聚集的优势,通过合作获得源头创新技术和产品;休斯顿可以通过设立临床中心,进一步帮助完成国际临床研究。

03

对于极度渴望在国际化方面有所建树的中国制药企业而言,谁会是下一个出手的企业?

会是素有“具有独到投资并购眼光的医药界PE”之称的复星医药吗。

在国际化方面,复星医药曾经收购以色列美容器械公司Alma Lasers、印度药企Gland Pharma、法国药品分销公司TridemPharma、瑞典呼吸机Breas、联合Intuitive Surgical,与Kite Pharma成立合资企业,在mRNA疫苗方面与BioNTech合作。今年6月6日,复星医药又发布公告称,拟合计出资不超过2.1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0.54亿元)受让SolidSuccess、SMS及3名持股医生持有的OncoCare合计60%的股权,以拓展东南亚肿瘤市场。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对Gland Pharma的收购和拆分。

2017年,复星医药宣布以10.913亿美元收购印度仿制药企Gland Pharma约74%的股权。GlandPharma成立于1978年,主要从事小分子注射剂仿制药的开发及生产。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并获得全球各大法规市场的GMP认证,其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对于这笔收购,复星医药曾表示,有助于其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在注射剂市场的占有率。

在收购之后,2018年,Gland Pharma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较2017年同比增长约19.50%、29.02%。2019年,它的净利润又比2018年增长率52.2%。2020年,复星医药又分拆Gland Pharma使其在印度证券交易所和孟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当前,复星医药已经处于“走出去”阶段,多款创新药已经在全球开展多中心临床。最终,复星希望进入欧美、日本等市场,并做到深度融入全球,达到在资本、人才、供应链等方面真正全球化。

会是近年来,尝到医美业务甜头的华东医药吗?

过去几年,华东医药通过频频的海外并购,奠定了其医美龙头的地位。2018年,华东医药通过现金要约方式收购英国Sinclair Pharma plc全部股份,自此正式开启医美事业的前瞻性全球化扩张道路,并将非手术类医美产品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心领域。2019年,华东医药参股美国R2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对其持股比例为26.60%;2020年,华东医药出资600万欧元,受让Kylane20%股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华东医药用3年时间完成了国际医美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当前其医美业务逐渐步入盈利阶段,2021年,华东医药整体医美营收突破10亿元。其国际医美业务主体即位于英国的全资子公司Sinclair全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7607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6.28亿元)同比增长108.51%,其中Sinclair自身营收增长79.24%。2022年第一季度,其国际医美业务合计实现营收4.53亿元,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同比增长226.8%,Sinclair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104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56亿元),同比增长163.1%,创历史单季度最高水平,同比大幅扭亏为盈,历史上首次实现经营性盈利。

会是恒瑞吗?

5月18日,恒瑞旗全资子公司Luzsana BiotechnologyTM正式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亮相。Luzsana定位为一家以全球为导向的创新药物公司,与恒瑞共同开发药品并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进行商业化。除美国之外,Luzsana还在瑞士巴塞尔和日本东京拥有团队。

接下来,恒瑞是否也会成立如invoX这样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猎取所需的标的,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ID:eyjlr2013),原文标题:《赚大了!中国生物制药10亿元抄底纳斯达克!2022年首个跨境收购之后,谁会是下一个?》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世界今日讯!赚大了!中国生物制药10亿...
当前时讯:整体跑不赢A股、仙股遍地、牛...
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参加国际清算银...
环球信息:房票安置的宏观逻辑与来龙去脉
全球今热点:这个以一己之力干垮币圈的...
焦点消息!美最高法院推翻堕胎权,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