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冰墩墩”设计师曹雪教授对于设计的定义。文明孕育社会诞生人文,设计也应该聚焦社会,实现关怀。某种意义上,曹雪教授的这段话,也是这个社会对于设计的要求。而碧桂园则正在探索一条以“社会设计”为着力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应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各方面的重重挑战。
7月9日,碧桂园邀请了曹雪教授在内的多位各行业专家,走进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以一场“美好生活 奔现未来”-“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主题特展,为可持续发展之旅打开了一扇窗口 。
3年探索、6000多个方案和一场特展
在过去的三年中,碧桂园一直着力打造“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主题IP系列活动,数万名青年设计师通过这一平台展示了6000余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可行性。搭建这一平台背后的战略考量,不仅是提升品牌内涵,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以社会设计为切入点,助力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上不断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也给社会问题以“中国答案”。
这次特展,是碧桂园携手著名的展览IP“设计的价值在中国”,以国际站位和国际视野对大赛三年来的优秀案例的梳理,从不同维度,对近年来碧桂园用社会设计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实践成果进行复盘和展示。展览聚焦“未来养老新生态”、“守护乡村美好未来”、“未来社区新模式”,采用高科技产品的现场体验、案例的还原搭建等方式,多元化地展现了碧桂园在适老化产业、乡村振兴、城市精细化运营等方面的实践落地情况。
(碧桂园潮州“银发游乐园”智慧助老工作坊)
(碧桂园十里银滩维港湾“未来社区”工作坊以“树”为概念打造的可持续运营空间)
解决社会所期,是社会设计的价值所在
设计之于社会,可以是一种精神象征,也可以是处处细节。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2022北京冬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总设计师曹雪教授眼中,以设计为“眼”,可以去洞察一切。在他看来,好的设计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社会设计更应为社会服务。生活中的一个转角都可以被设计,而在社会转折点上也可以用设计做文章。无论是城市标志,还是冬奥顶流冰墩墩,曹雪教授始终将“设计眼”对准解决问题本身,有的可以改变城市印象,有的则可以将中国设计带向世界。
而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碧桂园一直将“为社会服务”作为己任,也将“设计眼”聚焦到社会所期的方方面面,正如面对“老龄化”这一世界性的社会议题,碧桂园在几年前就着手应对,制定适老化战略,打造助老产品与服务,其线上服务APP“凤凰会”已为老龄人群定制了专属“长辈模式”,还有更多前瞻性的助老体验陆续部署。而在社会设计领域,碧桂园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青年,落地了一系列社区适老化改造与服务升级,切实增加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如国际适老化领域专家钟芳教授之言,技术只是解决方案之一,如今碧桂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从智慧化设计、基础设施改造、生活应用等方面切实的“适老化”设计体系,让“社会设计为社会服务”有效落地,同时也给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中国答案”。
(展品-助老辅助设计作品)
同为设计师,联合国合作艺术家潘虎先生也与曹雪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设计的本质是服务,是可以通过交换,服务于最终的需求,这也意味着,设计师应该有更多社会性服务的交互思考,以实现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正因如此,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是设计师,就像西南交通大学的杨一帆教授,作为一个老龄化领域的学者,潜移默化中输出着专业观点,本质上就是一个“看不见”的设计师。设计即是改变,在改变世界之前,许多人都在用设计改变身边的一切。
潘虎先生对于设计的理念,也正是碧桂园不断投身社会建设的真实写照。如何为城市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为社区注入丰富可感的活力,创造美好人居生活,一直是碧桂园关注的问题。在大赛的工作坊中,碧桂园先后落地了“城市花火”、“树下生活馆”等项目,为居民提供新的互动空间,促进邻里交流;改造社区共享活动空间,帮助社区居民重塑新的地缘关系,让人与人从最亲近的身边事开始,逐渐感受到城市的可持续新生力量。
(展品-碧桂园&广东工业大学“城市花火”社会设计作品)
如果说城市发展离不开社会设计,那么乡村振兴则更需要社会设计这股新鲜力量的加入。作为国内较早投身社会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2020亚洲社会设计展总策展人、原红点中国区总经理石振弘先生长期致力于推动社会设计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发力。如果你将目光投向了更广大的中国乡村地带,你会发现这里是天然的社会设计试验场。也因此,石振弘先生认为碧桂园将社会设计引入大山之中,在乡村振兴上尝试各种赋能方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碧桂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地产龙头企业的效能,同时借助自身的品牌声量,与联合国各机构、高校、权威专家携手,探索乡村产业提升、特色文化振兴等发展方向。在本次特展上展出的东乡绣品和土豆等案例,均是碧桂园以社会设计手段,实现乡村产业、特色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成果。此外,安徽舒城也通过碧桂园“4+X”扶贫模式到“1+5+N”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成功从脱贫攻坚过渡到乡村振兴。
(展品-碧桂园&北京服装学院“东乡绣”非遗工艺设计作品)
(展品-碧桂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阳光校厕”社会设计作品)
碧桂园:社会设计,未来可期
通过本次特展与论坛,碧桂园揭示了一条用社会设计链接现在与未来的创新之路。而以设计为视角,在商业上的多角度多渠道布局、多元化发展也为碧桂园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韧性和源源不绝的前行动力,而这一切的本质,是在商业规划之下,碧桂园出于对人、对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尊重,也正如北京服装学院丁肇辰教授所言,我们需要了解未来生活方式对当下的我们有怎样的启发。碧桂园的不断创新探索带来的范式效应,势必也将启发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社会设计社会创新这一领域。
(展品-碧桂园建筑机器人)
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先生的一句话总结,碧桂园以“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启发了大家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鼓舞了青年设计师的社会问题解决思路,挖掘整理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样本。碧桂园也希望以本次特展为信号,协同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