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 要·
今年春节整体返乡规模可能明显多于去年同期,但和疫情之前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就地过年”对前两月的生产可能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幅度或不及去年,而且今年还受到房地产需求走弱的影响,所以整体对生产影响相对有限,前两月生产同比数据或偏弱。在需求端,疫情防控会影响春节期间消费,但和去年相比,这种压制作用或有所减弱,所以今年前两月消费同比数据或好一些。
在疫情之前,每逢春节,经济总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生产走弱,消费走强。去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多数地区倡导就地过年,大家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生产受提振、消费有走弱。当前虎年春节临近,疫情防控依然对春节人口流动会产生较大影响,今年的春节依然不同常年,今年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经济规律?本篇报告做了一些跟踪和预判。
去年12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曾一度攀升。因此,个别地区再次强调春节前夕“非必要不返乡”。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关于“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这也意味着,今年春节的出行活动或与以往再度不同,经济的运行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春运客流量强于去年,不及常年。截至1月26日,今年春运已经运行10天,旅客发送量2.6亿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6%,但较疫情前同期下滑约65.5%。其中,公路客运量为1.96亿人次,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2%。而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达到5412万人次和872万人次,不足2019年同期的一半。相应地,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也是介于去年和2020年同期之间。
从百度迁徙指数看,截至1月25日,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净迁出规模较高,并且主要返向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区。这符合往年的春运规律。
人口在地区间流动的差异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比如杭州的净迁出情况已经和疫情前相差无几,但是北京的净迁出规模仍不及常年,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受到北京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
我们进一步借助高德移动趋势数据发现,今年春节前夕,从广州到阜阳的迁徙规模明显多于去年同期,甚至一度高于疫情之前。但是从广州到郑州的迁徙活动度相对偏弱,与疫情前的差距较为明显,并且节奏相比往年有所偏慢。这说明尽管个别地区农民工输出较多,但是因受疫情的影响,使得外地的返乡偏弱,体现了因城施策的效果。
从市内交通情况看,出行也与疫情的散发情况有关。今年春节前一个月,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就已经明显弱于常年同期。再如郑州,由于前期受疫情困扰,拥堵延时指数回落至近年低位。不过随着当地疫情的缓解,出行情况已经较快恢复正常。
在疫情之前,每逢春节,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返乡,企业生产往往面临停摆。然而去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多数地区倡导就地过年,使得企业复工节奏加快,所以去年前两月的工业生产数据明显偏强。
观察今年的情况,人口返乡人数的减少,对生产还是会有一定提振作用。例如,今年春节前夕,煤炭日耗量明显高于2019年以来的同期水平。这或许是受到了返乡活动减少的提振。
不过部分行业可能受到阶段性限产的影响,例如钢铁行业。春节前夕,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明显弱于往年同期水平,或许受到部分地区阶段性限产的影响。
和工业生产相似,投资活动也会因春节人群返乡的减少受到提振。从水泥出货率看,去年除夕前的降幅弱于之前同期,而在除夕之后的反弹明显偏快。此外,建筑用钢成交量的走势也呈现相似的变化。
但是今年,影响投资活动的主要因素可能主要在于需求端。从目前的情况看,水泥出货率和建筑用钢成交量已经季节性回落,表现相对较弱,可能主要还是受到房地产经济下行的拖累。
往年春节期间,消费通常会迎来旺季。但是去年,由于返乡人群大幅减少,消费需求被相应削弱。2021年春节假期,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仅为8210亿元,相比2019年下降18.3%。考虑到今年春节返乡规模或强于去年,“就地过年”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减弱,但消费和疫情前相比可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总结来看,今年春节整体返乡规模可能明显多于去年同期,但和疫情之前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就地过年”对前两月的生产可能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幅度或不及去年,而且今年还受到房地产需求走弱的影响,所以整体对生产影响相对有限,前两月生产同比数据或偏弱。在需求端,疫情防控会影响春节期间消费,但和去年相比,这种压制作用或有所减弱,所以今年前两月消费同比数据或好一些。
本文作者:侯欢、梁中华,来源:梁中华宏观研究,原文标题:不一样的虎年春节:经济有何不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