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北京时间11月18日晚间美股盘前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2022财年二季度财报,直接上干货:1. 收入不济:本季度,阿里收入2007亿,同比增长29%,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2074亿,主要是定海神针淘宝天猫的收入增长严重拉垮;2. 利润更差:Non-GAAP净利润285亿,距离市场预期332亿还有很大一截,收入表现差、毛利率和费用投放较高,是利润较差的核心原因。3. 更加破天荒的是指引下调:阿里下调了之前给出的全年指引,从30%下调到了20%-23%;长桥海豚君从2016年跟踪阿里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这恐怕也是阿里上市以来首次下调收入的情况,恍惚有种一个时代要结束的感觉;4. 唯一的安慰在用户数:这个季度淘宝天猫年活买家净增3500万,疯狂砸钱之后新增获客终于再次站上了3000万大关,后续可以继续关注阿里和腾讯互联互通的进度;1. 平台零售跌入谷底:淘宝天猫收入同比增长只有3.4%,显著低于市场6-8%的预期;淘宝天猫交易额个位数增长,商户支持还在增加,平台零售的变现率应该还在下降;2. 淘系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阿里以淘宝天猫(不含淘特)为主的平台零售业务利润率超越季节性,持续下滑,这个季度已经跌到了60%,竞争加剧后,阿里造血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被侵蚀;3. 新零售业务亏损依旧:由于淘特、社区团购等的投入,阿里零售板块的创新业务亏损额度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90亿,超出了市场原本预期的170亿。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到,面临竞争对手的四面围攻,从今年初开始,围绕淘特、社区团购、饿了么等,阿里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投入期。在这一轮的投入期,新兴电商渠道群雄雀起,稀有的增量被市场蚕食。在这场阿里面向用户的钱包份额守卫战中,阿里平台表现的特征是获客触顶、零售停滞、利润恶化。从目前的战况来看,只有用户数上有点起色,其他数据基本一塌糊涂。这波竞争中,阿里是的的确确是“自损了八百有余”,但是否达到了“伤敌一千”的效果,目前京东和美团似乎都“毫发无伤”,后续拼多多情况如何,还仍有待观察。当然,阿里目前的估值确实低,但长桥海豚君依然坚持之前的判断,对于困境反转型逻辑,只有便宜一个优点的叫价值陷阱,只有等看到反转,比如用户增长加速、GMV加速增长、收入增长加速,抑或是接受现状之后利润修复,才会带来真正的向上机会。行业竞争恶化、消费低迷程度超预期,阿里这个季度罕见下调了3月季财报时给出的新财年收入指引,改为了同比增长20%-23%。公司原本预期全财年收入(2021年4月初至2022年三月底)要达到9300亿,相当于同比增长接近30%。海豚君跟踪阿里多年:一贯的风格都是“Beat、Beat、Beat”,这是阿里第一次出现了下调收入指引的情况,只能说互联网行业风云突变,生意难做。这次用户披露的维度调整比较大,活跃买家数基本全是文字表述中抠出来。而且为了表明阿里版图的全球性和新业务投入的效果,阿里披露了很多海外、国内细分业务的买家数情况,但是淘宝天猫的月活用户没有了。1. 阿里国内零售平台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速(过去十二个月在天猫淘宝有过购物行为的账户数)达到了8.63亿,同比增长14%。这相比上季度末新增3500万,再次站上3000万新增大关,明显超出了上个季度1700万。顺便,这恐怕也是阿里这个季度唯一能拿出手的亮点了,其他都太差了!分项来看:a. 淘宝特价版年活买家数达到了2.4亿,相比上个季度末的1.9亿,净增了五千万,这块业务疯狂砸钱获客,目的就是为了干扰拼多多,目前来看是一定效果的。
b. 为了强调自己是一家全球性电商平台,阿里再次详细披露了全球用户情况,截止这个季度末:
阿里全球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了12.4亿,比上个季度末增加了6300万;其中,海外用户达到了2.85亿(东南亚Lazada、土耳其Trendyol、巴基斯坦Daraz、速卖通等)净增了2000万;
中国用户占了9.53亿,新增了4000+万,国内除了8.63亿的国内实物零售买家,还有9000万本地生活等服务的买家数。
当然,为了获得这些用户,阿里的代价是巨大的,其中一个就包括了消费本身低迷情况下,为了抢夺用户而进性的大规模补贴,结果是:
阿里的定海神针——淘宝天猫佣金+广告的客户管理收入为717亿,同比增长3.4%,在市场预期只有6%-8%的情况下,实际结果更差。
这背后有多种渠道崛起的竞争分流,有阿里再竞争之下降低变现程度、提高对商家补贴的因素,更有消费低迷,用户捂紧钱包不花钱的因素。
阿里从上个季度已经不公布天猫的GMV增长情况,这次只是含糊地提了一下,国内零售的实物GMV增速只有个位数。
而且阿里也非常坦诚地说了原因:“市场环境变差,电商平台越来越多了。其中,服饰、配件类GMV增速尤其慢,而消费电子和家装品类韧性还不错。另外,社区团购业务增长不错,GMV环比增长了150%。
考虑到,目前阿里还在降低对商户的收费,变现程度可能有所放缓,实际GMV增长应该会高于淘宝天猫的客户管理收入(3.4%),但估计也很难跑赢同期本已低迷的全网线上零售增长。
(4)平台利润太难看
阿里这个季度的Non-GAAP EBITA利润280亿,利润率14%,基本是在海豚君看到的市场预期的下限位置和海豚君的悲观预期,是毫无争议的差。而如果看核心零售业务的利润表现:我们知道淘特已经从平台电商放到了创新零售所在的原重资产单元中,这样这个季度的零售业务,亏损率进一步恶化,从上季度16%进一步滑到了22%。剔除掉淘特之后,传统的淘宝天猫平台零售业务,利润率表现依然是明显下滑。从同期情况来看,去年是65.5%,今年则掉到了60.5%,显然面对抖音的进攻,阿里在直播电商上的投入、商户的让利也在侵蚀阿里真正的“造血单元”。而且展望短期,利润下滑趋势基本改善无望。国内重资产零售业务主要包括盒马、高鑫零售、银泰、猫超自营、天猫国际自营与考拉。这个季度,重资产零售业务收入551亿,同比增长101%,算是小超市场预期。海豚君粗估,剔除高鑫零售并表影响,实际同比增长大约在30%,增长相比上个季度有所恢复,应该主要是猫超和盒马贡献。在成本与费用端上,阿里本季度剔除掉股权激励的Non-GAAP毛利734亿,同比增速仅仅4.1%;毛利率36.6%,由于高毛利的天猫淘宝收入低于预期,重资产业务收入较高,占比提升后,毛利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目前来看,在平台电商竞争环境恶化,重资产投入持续的情况下,这一趋势短期也很难扭转。从这个季度的三费表现来看,阿里基本上对内勒紧裤腰带,而对外——对商家和对用户疯狂撒钱中。比如,公司研发和管理费用保持相对克制,费用率还有所下降。但营销费用继续非常夸张,要知道阿里在POP平台零售模式下,对用户的补贴、消费激励等主要体现在销售费用上。这个季度阿里的销售费用依然在飙涨:上季度同比飙升103%,这个季度依然很高,达到了86%,单季砸钱276亿元。整体上,Non-GAAP经营利润251亿,同比收缩了34%,经营利润率13%,比疫情创下的历史低点还低出来一个百分点,依然低于市场预期。另外Non-GAPP净利润285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332亿,通盘来看,利润严重低于预期背后,还是造血业务——淘宝、天猫面临的竞争压力大,让利之后交易额依然被其他渠道分流,出现收入、利润和利润率纷纷低于预期的情况。
其他高关注度业务表现:
本季度阿里云收入200亿,同比增速33%,相比上个季度的30%小幅恢复。从上个季度开始,云钉一体战略之下,亏损业务钉钉已并入阿里云业务,但阿里云利润依然在正数区间运营,本季度达到了4亿,利润率维持在2%。从5-10年维度来看,可能还得指望阿里云拯救阿里,毕竟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国内平台云龙头,未来的盈利能力不可小觑。连续爆发两个季度后,新一季度菜鸟同比增长有所放缓,同比增长20%,单季收入98亿。当前菜鸟的主要增长来自于阿里的跨境电商业务,这个季度放缓明显,可能与疫情导致物流迟滞有关,后续仍需观察。大文娱业务收入依然是81亿,同比环比零增长,但亏损率从5%拉到了进一步拉到了12%。虽然长视频赛道太烂,但时长和用户基数在,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优酷对阿里大文娱的拖累也在持续中。饿了么与口碑本季度营收达到95亿,同比仅增8%,收入确实比较差。不过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从年活买家数来看,其实有28%的同比增长,而且订单数同比增长也有30%,其中非餐外卖订单增速还更高。收入差的很大原因是,饿了么投入了很多的红包来补贴用户,所以订单增长不错、本地生活的GMV还行,但是用户的补贴是计入到收入减项的,实际入账的收入相对来说就差了很多。整体来看,阿里从年初进入新一轮投入期,现在投入过后对报表的伤害已经完全体现了出来,对自身带来的唯一效果就是这个季度用户增长表现还不错。但对对手的伤害还有待观察,尤其是京东看起来完全不受影响,当然眼下炮火主要对准的拼多多,后续还要等待拼多多的答卷来观察竞争情况。本文作者:长桥海豚君,来源:长桥海豚投研,原文标题:《属于阿里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然结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