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滚动 >

更重视研发,盈利优于主板!北交所开启资本市场新局面

要点:

北交所开市在即,首发企业81家

从2021年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到9月3日北交所公司完成工商注册, 9月25日完成第一次全网测试,10月30日发布北交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三件规章以及相关十一件规范性文件,北交所筹建速度可谓迅速。

11月12日,北交所官网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工作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企业将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存量精选层公司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的相关流程已履行完毕,届时81家公司将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从81家北交所首发企业所处行业分布来看,半数以上处于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根据wind一级行业分类,北交所首发企业分布以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居多,部分企业处于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与工信部披露的“专精特新”名单企业行业分布特点相似。

三维度对比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制度、企业与开市

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将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北交所与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都采取注册制,同时上市企业定位都是创新型企业。我们从制度、企业和开市表现预测三个方面,将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进行对比。

制度:北交所上市门槛相对较低,规模有望迅速扩张。北交所上市标准平移精选层的四套“财务+市值”的条件,以市值为核心,围绕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设定了四套进入条件,企业符合其中之一即可,且各项要求均低于科创板上市条件。相较于A股其他板块,北交所上市门槛较低,审批时间较短,凸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未来市场容量有望快速扩张。交易制度方面,北交所交易规则整体延续精选层以连续竞价为核心的交易制度,涨跌幅限制为30%,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与科创板相同。

企业:北交所首发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研发强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于81家企业中部分没有披露三季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不强制披露三季报),我们以已披露三季报的69家精选层企业,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代表进行分析,与科创板和创业板进行对比。北交所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三季报整体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但低于科创板;研发强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对研发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开市:北交所开市走势大概率更加平稳。相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81家首发企业之前均有过二级市场交易,目前价格已经可以部分反映其市场估值;且81家企业之前均在新三板市场有过直接融资,这也是其整体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结合北交所设立消息官宣之后精选层新股表现,我们认为北交所开市后,新股大概率将迎来平稳上涨,整体走势相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市更加平稳。

2021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总结:北交所横空出世,热度明显回升

2021年是新三板深化改革进程当中的重要一年,北交所横空出世,改革力度超市场预期。在政策利好催化之下,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我们主要从指数涨跌情况、成交规模、融资情况、转板预期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主要指数连续上涨,整体热度明显回升。新三板主要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远超主板。三板做市指数在9月之前表现一直优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北交所消息公布之后,三板主要指数迎来普涨,虽然在10月中下旬后有所回调,但目前涨幅仍大幅领先主板。

成交规模显著放大,9月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截止2021年11月9日,三板成指成交额1,237.08亿元,较2020年全年成交额增长93%,三板做市和创新成指成交分别增长8%和9%。特别是在2021年9月份,三板成指单月成交额超过3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定增融资预案数量明显增加。自北交所设立消息公布以来,新三板定增市场热度明显提升,9月和10月公布定增预案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4家和99家,11月仅前9天公布定增预案的企业数量就达到72家,均创下近几年以来新高。预计随着企业定增预案逐步实施,以及精选层发行提速,2021年新三板直接融资额有望快速增长。

转板延续火热态势,转板企业科创属性较强。2021年新三板转板延续火热态势,截止11月9日,2021一共有112家新三板企业实现成功转板,已大幅超过2020年全年数量,其中转板至创业板、科创板、主板的企业分别有52、41、19家。

一、北交所即将开市,首发企业81家

从2021年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到9月3日北交所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再到9月5日至9月10日就多项基本业务规则征求意见,9月17日发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9月25日完成第一次全网测试,10月30日发布北交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三件规章以及相关十一件规范性文件,北交所筹建速度可谓迅速。

11月10日,汉鑫科技、中设咨询、中寰股份、晶赛科技、科达自控、同心传动、大地电气、志晟信息、广道高新、恒合股份10家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北京证券交易所同意,将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

11月12日,北交所官网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工作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企业将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存量精选层公司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的相关流程已履行完毕,届时81家公司将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从81家北交所首发企业所处行业分布来看,半数以上处于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根据wind一级行业分类,北交所首发企业分布以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居多,部分企业处于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与工信部披露的“专精特新”名单企业行业分布特点相似。

二、三维度对比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制度、企业与开市

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将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北交所与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都采取注册制,同时上市企业定位都是创新型企业。我们将从制度、企业和开市表现预测三个方面,将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进行对比。

1、制度:北交所上市门槛相对较低,规模有望迅速扩张

北交所上市标准平移精选层的四套“财务+市值”的条件,以市值为核心,围绕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设定了四套进入条件,企业符合其中之一即可,且各项要求均低于科创板上市条件。

北交所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从目前股转系统公布的基本制度征求意见稿来看,相较于A股其他板块,北交所上市门槛较低,审批时间较短,凸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超过1200家创新层公司将成为北交所后续扩容的储备力量。截止2021年11月11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合计1239家,以工业/信息技术/材料/可选消费行业公司为主。

北交所上市采取与科创板相同的注册制,同时门槛相对于科创板更低,未来市场容量有望快速扩张。科创板首发企业25家,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发展的300家的规模。参考科创板扩容速度,我们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在2022年底大概率将超过200家。

北交所交易规则整体延续精选层以连续竞价为核心的交易制度,涨跌幅限制为30%,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与科创板相同。不改变投资者交易习惯,不增加市场负担,体现中小企业股票交易特点,确保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还为引入做市机制,实行混合交易预留了制度空间。

2、企业:北交所首发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研发强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我们将北交所首发企业与创业板、科创板进行对比发现,北交所目前整体估值较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还有一定差距。截止2021年11月11日,北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平均市值(中位数,下同)分别为17.33/47.95/70.03亿元,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2.71/39.36/51.92倍。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地位逐步提升,预计将有更多优质企业登陆北交所,北交所整体质量将逐步提升,缩小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差距,形成协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由于81家企业中部分没有披露三季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不强制披露三季报),我们以已披露三季报的69家精选层企业,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代表进行分析,与科创板和创业板进行对比。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三季报整体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但低于科创板;研发强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对研发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截止2021年11月7日,69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8.33亿元,同比增长35.70%,较去年同期提升33.04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45.00亿元,同比增长34.36%,较去年同期提升21.82个百分点。但2021年三季报同比增速较一季报和中报有所回落,主要受到去年同期基数效应影响。

我们将精选层与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进行对比发现,精选层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但低于科创板。

精选层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从各板块净资产收益率 (平均,整体法)来看,精选层企业三季报资产收益率达到9.86%,高于创新层和基础层,同时远高于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具体来看,69家精选层企业中有45家新三板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两家增速超过100%。

从精选层各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材料、日常消费和工业行业增速居前,同比增速分别为87%、35%、13%;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行业净利润下滑,同比增速均为-3%。从各行业企业平均净利润规模来看,材料、工业和医疗保健企业相对较大,分别为1.94、0.61 、0.39亿元。

精选层企业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研发强度较高。从各板块企业三季报研发费用增速来看,精选层企业研发费用增速最快,2021年前三季度精选层企业研发费用合计18.43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数据,同比增长133%,高于其他板块。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精选层企业整体三季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58%,高于创新层(2.90%)和精选层(3.56%),也高于创业板(4.49%)和主板(1.45%),仅次于科创板(7.80%)。

精选层企业研发强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对研发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20年三季报以来,精选层企业研发强度分别为4.47%、4.20%、4.01%、4.49%、4.58%,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说明精选层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3、开市:北交所开市走势大概率更加平稳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创板首批股票开盘价涨幅平均值为140.95%,中位数为128.36%;最高涨幅平均值为218.78%,中位数为176.86%;收盘涨幅平均数为139.55%,中位数为109.90%。

无论是从平均值还是中位数,无论是从首日收盘价涨幅、最高涨幅还是开盘涨幅来看,科创板首批股票的涨幅均高于创业板首批股票首日表现。主要原因在于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低于当时的创业板,且科创板发行时市场整体估值较高,叠加资金相对充裕等因素,所以科创板的整体涨幅高于创业板首批涨幅。

创业板首批上市股票开盘价普遍约为首发价格的1.5—2倍左右,平均倍数为1.76倍。而科创板的开盘价相比于创业板首批股票整体水平较高,开盘价平均为首发价格的2.4倍,其中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的开盘价格甚至高至首发价格的4倍左右。

盘中走势方面,我们统计发现,科创板和创业板首批股票多在上市首日的11:00—14:00即中午时分达到当日最高价。从收盘价来看,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为139.55%,高于创业板首批股票首日收盘价相比于首发价格的平均涨幅106.23%。

相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81家首发企业均在之前有过二级市场交易,目前价格已经可以部分反映其当前市场估值;且81家企业之前均在新三板市场有过直接融资,这也是其整体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结合北交所设立消息官宣之后精选层新股表现,我们认为北交所新股大概率将迎来平稳上涨,整体走势相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市更加平稳。

三、2021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总结:北交所横空出世,热度明显回

2021年是新三板深化改革进程当中的重要一年,自2020年精选层开市以后,2021年北交所横空出世,改革力度超市场预期。在政策利好催化之下,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我们主要从指数涨跌情况、成交规模、融资情况、转板预期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主要指数连续上涨,整体热度明显回升

从年度涨跌情况来看,2021年截止11月9日新三板十只重要指数均实现上涨,部分指数涨幅较2020年明显扩大,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三板活跃51.67%,另外三板制造的年度涨幅也超过了40%,三板做市2021年上涨38.14%,较2020年涨幅增加超过2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三板成指涨幅连续两年处于扩张区间,新三板整体热度明显回升。

新三板主要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远超主板。三板做市指数在9月之前表现一直优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北交所消息公布之后,三板主要指数迎来普涨,虽然在10月中下旬后有所回调,但目前涨幅仍大幅领先主板。

(二)成交规模显著放大,9月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截止2021年11月9日,三板成指成交额1,237.08亿元,较2020年全年成交额增长93%,三板做市和创新成指成交分别增长8%和9%。其他指数中除三板服务以外,其余指数成交额均以超过2020年全年规模。特别是在2021年9月份,三板成指单月成交额超过3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三)定增融资预案数量明显增加

2015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受制于行情低迷、流动性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实施完成的增发次数、募集规模均持续下滑。随后新三板迎来深化改革,募资情况在2019年触底后回升。2020年随着精选层公开发行问世,当年公开发行募资超过百亿元,直接带来2020年融资金额大幅增长。截止11月9日,2021年新三板增发募资金额157.62亿元,公开发行募资55亿,较2020年同期数据存在一定差距。

不过自北交所设立消息公布以来,新三板定增市场热度明显提升,9月和10月公布定增预案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4家和99家,11月仅前9天公布定增预案的企业数量就达到72家,均创下近几年以来新高。预计随着企业定增预案逐步实施,以及精选层发行提速,2021年新三板直接融资额有望快速增长。

(四)转板延续火热态势,转板企业科创属性较强

2017年之后,新三板迎来转板热潮,部分新三板企业选择转战A股。近三年新三板转板企业数量连续增长,2019科创板设立和2020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后,转板至以上两个板块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体现出新三板转板企业的科创属性较强。

2021年新三板转板延续火热态势,截止11月9日,2021一共有112家新三板企业实现成功转板,已大幅超过2020年全年数量,其中转板至创业板、科创板、主板的企业分别有52、41、19家。

本文来源:粤开证券,作者康崇利,原标题:《北交所开启资本市场新局面,三维度对比预测开市表现》,部分内容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