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还是消融术,室速的治疗应该如何选择?


40岁的张先生,因发作心悸到医院就诊。张先生自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也无心脏病家族史,无猝死家族史。心悸常常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持续3~5分钟,伴有胸闷、胸痛、头晕、黑曚等不适。就诊过程中再次心悸发作,3分钟后自动终止。心脏超声提示EF值正常范围,左室大小正常范围,右室心尖部运动减低,发作时心电图记录显示为持续室速。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导管射频消融VS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首先,面对持续室速,导管射频消融和ICD植入均为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年来治疗多种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采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电极头与组织界面的电热效应,使组织发生凝固坏死,进而去除心律失常的病灶,达到缓解甚至治愈心律失常的目的。单形室速机制多为折返,通过导管射频消融,可以阻断室速的折返环,起到减少甚至抑制室速发作的作用。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它兼具起搏、除颤等多重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并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器质心脏病合并有持续心动过速患者等猝死高风险患者,植入ICD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张先生的情况存在器质心脏病吗?

张先生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为宽QRS波,可见房室分离,分析为起源自右室流出道游离壁侧的室速。而张先生既往无基础心脏病史,心脏超声提示的右室心尖部运动减低。结合张先生的窦心律时的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倒置,V2导联终末部碎裂波,最终诊断为: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病理机制为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正常心肌逐步丧失,此替代过程常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主要累及右心室,可导致右心室室壁变薄、瘤样扩张等,是导致年轻人及运动员猝死的重要原因。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是一种典型的器质心脏病,射频消融通过阻断折返环,可以减少甚至终止室速的发作。但是,射频消融没有充足的把握可以完全抑制室速发作,而一旦室速发作,血流动力学恶化,就有可能使患者面临猝死的风险;其次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不断进展,右室心肌的纤维持续脂肪化,终止了一个折返环,还会有新的折返环再现,射频消融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不能给患者提供足够长久的猝死预防的保护。所以,植入ICD进行猝死预防才是合理的选择。

射频消融和ICD是我们面对室速的两大利器,工具本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如何把它们应用到最合适的场合,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单套30多万元起拍 北海市一线海景公寓...
梁健立说海外 | 英国房地产投资的5个...
神仙抗皱!蔓之研SkinDNA抗皱能量系列黑...
贝尔科教推出同舟计划,助力教培机构转型
浙商大佬沈国军的财富秘密
敬佩!华鑫投贵金属如何以客为尊而广受好评